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382679
大小:8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语文 4.15《离骚》教案设计 粤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离骚》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思想目标:理解《离骚》的思想内容,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2、知识目标:了解《楚辞》、《离骚》的文学价值;掌握“修姱”、“羁”、“谇”、“怨”、“浩荡”、“溘”、“尤”、“反”、“忳”等实词以及“虽”、“兮”、“以”等虚词的意义及用法。3、能力目标:吟诵注意节拍、重读和情感,培养学生阅读背诵古诗文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赋与比的写法;2、“香草美人”的意象体系。3、屈原的精神与理想在诗中的体现。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媒体设计:配音朗读磁带、投影胶片。教学时间:两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提问: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慨叹封建帝王武功有余而文才匮乏时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的“风骚”指的是什么?(《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2、简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诗风,与之相提并论的《楚辞》则开创了浪漫主义的诗风。所以,“风骚”就成了文学的代名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楚辞》中的名篇《离骚》。(板书课题:《离骚》)二、解题1、简介屈原:(约前339—约前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
3、、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改革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其政治理想的内容是“美政”。后遭谗去职,两次被流放,因无力挽救楚国灭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投汨罗江而死。其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其作品2、简介“楚辞”:①诗体名。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而创作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骚”体。②总集名。西汉刘向所辑,收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诗歌作品,主要是屈原的作品。③特色:“楚辞”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溶化神话传说,塑造鲜明形象;以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
4、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3、解题:《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离”,通“罹”,“遭遇”义;“骚”,“忧愁”义。“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司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班固解释为“遭遇忧患”;王逸解释为“离别的愁思”;也有人解释为“牢骚”。现多采用班固的解释。《离骚》前半部分,作者反复倾诉其对于楚国命运的关怀,表达了他要求革新政治、与权贵集团斗争的强烈意志;后半部分又通过神游天上、追求
5、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叙述,反映出他热爱楚国的思想感情。作品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全诗372句,93节,2464字,课文是节选。三、新授1、放配乐朗读磁带,扫除文字障碍。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对照注释,弄清课文内容。3、学生质疑。要求:对自己不能理解、小组讨论也不能理解的疑难字、词、句进行提问。老师作出回答。重点讲解下列实词的意义:修姱:修洁而美好。羁:喻指束缚、约束。谇:谏诤。怨:恨。(“恨”在文言中
6、多为“遗憾”义)浩荡:多义词,这里为“荒唐”义。民心:人心。(前文“民生”可解释为“人生”)溘:突然。(“溘然长逝”中的“溘”即为此义。)忍尤:忍受强加的罪过;尤:这里作“罪过”讲。(“以儆效尤”中“尤”即此义;“怨天尤人”中的“尤”为“归咎”义;“无耻之尤”中的“尤”为“特异”、“突出”义。)反:文言文中多作“返”讲。忳:忧闷。岌岌:高耸的样子。(“岌岌可危”中的“岌岌”形容十分危险。)陆离:修长的样子。(“光怪陆离”中“陆离”形容色彩繁杂。)4、学生说出课文意思。要求:指名3—5人回答;纠正。5、课堂练习:(幻灯
7、打出)区别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1)之哀民生之多艰高余冠之岌岌兮(2)以长太息以掩涕兮既替余以蕙纕兮竞周容以为度(3)虽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四、作业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指导朗读1、注意节拍如:长太息/以掩涕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讲解:一般每句二至四个节拍,随文切分。2、注意延长如:悔相道之不察兮——忽反顾以游目兮——讲解:“兮”字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啊”,因此读音要延长一些。3、注意重音4、注意感情讲解:在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注意读出感情。诗人
8、在感叹时要读得深沉而有力,诗人在充满理想时要读得激越而昂扬;读出诗人在遭受屈辱之后的悔恨和愤懑;还要读出诗人在“众女”种种丑态面前所表现出的高昂气节,在崇高理想面前所表现出的一往情深。二、当堂背诵三、研讨课文1、理解思想内容分析、讨论、概括:§(1-7):述怀,揭示“朝谇而夕替”之因,表达“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意志。§(8-13):反省,表现为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