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7过秦论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17过秦论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ID:29381738

大小:8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语文 17过秦论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语文 17过秦论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语文 17过秦论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语文 17过秦论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语文 17过秦论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17过秦论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7过秦论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积累一些实词,巩固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的用法。2.理解排偶句和铺陈手法的表达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二、能力培养目标1.根据课文的特点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2.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三、德育渗透目标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学设想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

2、大意,疏通文句。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3.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教时导入新课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

3、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作者简介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

4、,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关于贾谊的悲剧一生,毛泽东曾写过一首七绝《贾谊》(放映幻灯):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学生齐读全诗两遍,关于贾谊的生平资料,说说每句各写了什么事及毛泽东对贾谊的死持何观点。明确:对贾谊的自伤身世,郁郁而死,毛泽东是持否定态度的(“寻常事”,“何须”“付一生”)。贾谊的盛年而逝,一方面固然由于怀才不遇,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自己想不开。苏东坡就曾认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见苏轼“贾谊论”一文

5、)。同时也可以说明,贾谊的才,是文学之才,若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显然还是不够成熟的。他的《过秦论》,也是文学家所写的政论文,富有汉赋的气势、笔法。鲁迅先生就曾认为《过秦论》是“西汉鸿文”。贾谊不但是杰出的文学家,也是难得的政论家,学习《过秦论》,我们可以体会到他这两方面的才能。时代背景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

6、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教学步骤一、学生自学课文,完成自读练习。(一)自读练习1.实词积累(一词多义),解释加点词:因、策、制、兵、通、致、延、北、信。因①蒙故业,因遗策。()②践华为城,因河为池。()③后因伐木,始见此山。()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⑤相如因执壁却立。()策①振长策而御守内。()②蒙故业,因遗

7、策。()③可以策励期望者谁乎?()④策之不能尽其道。()制①覆至尊而制六合。()②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③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④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⑤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兵①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②时北兵已迫修门外。()③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④兵者,国之大事。()通①乐毅之徒通其意。()②指通预南,达于汉阳。()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④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致①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②家贫,无从致书以观。()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④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