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367474
大小:17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数学 2.3 3数学归纳法教案 新人教a版选修2-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年高中数学2.33数学归纳法教案新人教A版选修2-2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推理的常用方法:演绎法与归纳法;2.理解数学归纳法原理的科学性;3.初步掌握数学归纳法的适用范围及证明步骤;4.体会归纳演绎推理的思想;5.感受归纳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渗透辩证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1.数学归纳法原理的理解和基本步骤;2.数学归纳法原理的理解。教学背景分析:数学归纳法是一种用于证明与自然数n有关的命题的正确性的证明方法。它的操作步骤简单、明确,教学重点应该是方法的应用。但是我们认为不能把教学过程当作方法的灌输,技能的操练.对方法作简单的灌输,学生必然疑虑重重。为什么必须是二
2、步呢?于是教师反复举例,说明二步缺一不可。你怎么知道n=k时命题成立呢?教师又不得不作出解释,可学生仍未完全接受。学完了数学归纳法的学生又往往有应该用时但想不起来的问题等等。为此,我们设想强化数学归纳法产生过程的教学,把数学归纳法的产生寓于对归纳法的分析、认识当中,把数学归纳法的产生与不完全归纳法的完善结合起来。这样不仅使学生可以看到数学归纳法产生的背景,从一开始就注意它的功能,为使用它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强化归纳思想的教学,这不仅是对中学数学中以演绎思想为主的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引导学生发展创新能力的良机。教学过程:一、引入:(介绍归纳法,引出课题)【教学过程】教师提出问
3、题:1.观察:6=3+3,8=5+3,10=3+7,12=5+7,14=3+11,16=5+11,……78=67+11,……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教师启发、引导,注意捕捉学生的议论)?这就是由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的著明的“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大于等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2.教师根据成绩单,逐一核实后下结论:“全班及格”。以上两个案例中的猜想问题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后回答:这两种下结论的方法都是由特殊到一般,这种推理方法叫归纳法。归纳法是否能保证结论正确?(Ⅰ)是不完全归纳法,有利于发现问题,形成猜想,但结论不一定正确。(Ⅱ)是完全归纳法,结论可靠
4、,但一一核对困难。教师总结,点出课题:数学中有一种数学归纳法,它也是由特殊到一般,通过它的证明,一定能保证结论正确(板书课题)。【设计理念】用两个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通过与原有知识的对比,让学生对数学归纳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讲清原理,得出方法步骤:【教学过程】教师提出问题:在等差数列中,已知首项为,公差为,那么由以上可知,,结论的猜测运用的是归纳法,是完全归纳法还是不完全归纳法?结论正确吗?如何证明呢?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纠正总结:①先看,对于成立吗?(成立)②假设,对于成立,那么当时,成立吗?即若成立,当时,成立吗?(启发学生从等差数列定义入手
5、,,进行推导证明。)③这就是数学归纳法.它一定能保证结论正确。教师举例:(多米诺骨牌的例子,形象地说明数学归纳法成立的道理略。)师生共同总结数学归纳法的步骤:(Ⅰ)证明当(如或2等)时,结论正确;(Ⅱ)假设时结论正确,证明时结论也正确。【设计理念】通过多米诺骨牌的例子,形象的对数学归纳法进行阐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数学归纳法形成很深的认识,并熟练掌握其步骤。三、概念与步骤深化:【教学过程】教师出示例题: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师生共同分析:是由无数命题组成:;;;……第个关系式:;第个关系式:……②怎样验算时,等式成立?③如何实现到的过渡?④得到什么式子才能称时等式成立?⑤书
6、写要体现“两个步骤,一个结论”的模式.【设计理念】教师边讲边板书,为学生提供一个范例,供证明时模仿,使得学生对数学归纳法的步骤以及分析过程有一个很深的认识。四、课堂练习【教学过程】教师给出练习题,并及时对学生的操作给予点评和修正。课本75页例1,例2。【设计理念】采用分组练习,用多媒体平台投影学生解答,教师及时点评,抓住学生板演中“美丽的错误”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强调数学归纳法略显“刻板”的证题步骤。五、总结:【教学过程】学生总结,教师补充:①归纳法:由特殊到一般,是数学发现的重要方法;②数学归纳法的科学性:基础正确;可传递;③数学归纳法证题程序化步骤:两个步骤,一个结论;④数学
7、归纳法优点:克服了完全归纳法的繁杂、不可行的缺点,又克服了不完全归纳法结论不可靠的不足,是一种科学方法,使我们认识到事情由简到繁、由特殊到一般、由有限到无穷。【设计理念】通过对学生总结深度的理解,帮助老师对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有所了解,为数学归纳法的应用课时奠定基础。六、教后反思:在教学方法上,这里运用了在教师指导下的师生共同讨论、探索的方法。目的是在于加强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为了使这种参与有一定的智能度,教师应做好发动、组织、引导和点拨。学生的思维参与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尽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