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364196
大小:64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地理《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案(2) 中图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第1册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设计《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选自中图版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第1册的第二章第一节,本节主要内容有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运动、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等内容,本课时主要学习“热力环流与风的形成”,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谈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时内容主要讲述大气运动最基本的状态与原理,在全节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大气的热状况(前一课时内容)是大气运动的基础,而热力环流与风的形成
2、(本课时内容)又是后面学习全球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基础。【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风的形成过程难点:风的形成过程,尤其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种作用力对形成风的影响二、学情分析本课时教学需要联系较多物理学知识,而我校学生整体而言,地理和物理学科的基础较差,部分物理知识(如力的合成与平衡)还没有学到,这是影响学生学习本课时内容的最不利因素。但是,我校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对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有一定的认知和实践体验,这将有利于本课时教学的
3、顺利开展。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如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养成、强调学生的学习经验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等),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与认知能力,体现教学相长,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的目的,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理解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了解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风的形成过程【过程与方法方面】使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实际发现和探究地理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方面】1.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与动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2.通过对生活实际问题的探讨,使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四、教学方法根据上述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同时结合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如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和地理学科特点,我设计如下教学方法。教法: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读图启发式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练习法教学用具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图】教学小结,形成系统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教师点拨深化
5、,拓展提高师生互动交流,教学相长课堂反馈训练,巩固落实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师生互动达到情感相融、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效果。【具体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导入教学学生小李家住沿海某生活小区,他常有这样的体验:晴朗的白天,常有风从海上吹来,而到了夜晚,风又从陆地吹向海洋。请同学们根据小李的体验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你有类似的或其它与风有关的生活体验吗?2.根据问题情景,让学生阅读教材P38相关内容,了解热力环流与风的概念,并初步认知热力环流的
6、形成过程。3.师生互动交流,点拨启发。教师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同时对部分关键知识进行点拨,达到突破难点、指导学法的的作用。关键知识点拨: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中的高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进行比较而言,在不同高度,一般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学法指导:分析热力环流问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分析不同地区的热力状况。4.学生课堂反馈训练。选取三道练习题,侧重检测学生对热力环流原理的理解(训练题1),同时考查学生填绘地理图表的能力(训练题3),解决情景问题,使学生获得成功感,激发学习动力
7、(训练题2)。ABCD附:课堂反馈训练题(1)比较右图(热力环流示意图,图中A、B表示近地面)中A、B、C、D四点气压的高低(2)分析新课导入时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在滨海地区,为什么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3)请学生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画出如下热力环流示意图5.阶段知识小结,同时承转过渡,转入“风的形成”内容的学习。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风)6.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分成6—8个小组,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合作学习“风的形成”相关内容。指导要求如下:(1)阅读教材,理解什么
8、是水平气压梯度力。(2)合作探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三种作用力的特点及其对形成风的影响。(3)分步骤画出受不同力影响时风的形成过程及风向。7.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点评、对重要问题及过程进行点拨与归纳,使学生掌握知识系统化,并达到强化的目的。8.学生课堂反馈训练读下图(图中a、b、c表示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思考回答以下问题:abcA(1)比较a、b、c数值的大小(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