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

ID:29363896

大小:16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地理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学生掌握了知识,学生还要有能力和品质的双重提高。因此在本节课实施的过程中,通过模拟动手——设疑——探究——建立思维模型——探究等方式,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抽象的地貌形成原因形象化和具体化,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二、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相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在高中地理体系中,地球表面形态及其成因是自然地理的基础理论,是解决区域地理问

2、题必须借助的重要知识,而且初中阶段学生对地形已有一定的认识了,掌握这一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区域地理中的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地理现象的理解,对今后顺利开展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堂课的地理韵味很浓,理论性又比较强,特别是其中出现的一些专门的地理术语比较多,使之成为目前高中学生最难掌握的内容之一。【学情分析】1、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教材原理的理解比较困难。但限于水平,学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分析,对地形的了解也往往流于表面,关注局部。而无法对全球作出一个让自己都信服的解释。2、根据平时对学生了解,对世界地形的

3、成因等一些自然现象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利于本堂课的顺利进行,许多学生甚至在小学或者初中的时候都关注过这方面的内容,并且高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本课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并配以丰富的色彩,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3、本课的知识网络复杂、容量大,教学设计贴近教材,并有一定的拓展和扩充,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4、(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2.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3.学会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的一般方法。通过课堂和野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板块构造学说发展的认识,培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献身科学的精神。2.了解地质构造规律以及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的思维意识。3.通过教材中图片的教学,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通过欣赏由于内、外力作用形成的一些优美

5、自然风光,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美的观念。四、教学重点:1.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宏观地形的形成。2.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五、教学难点:1.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2.从内、外力综合作用的角度分析“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六、知识结构 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来源内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地球,表现为、、等。外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地球的能,它能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和。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板块构造主要观点:(1)地球表层的并不是

6、完整一块,而是被分割成板块、板块、板块、板块、板块、板块等六大板块。(2)板块之间互相挤压碰撞(边界)和相邻板块的彼此分离(边界)对于宏观地形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大影响。①在大陆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高峻的和巨大的。如②在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的地带,常形成深邃的,以及与之相伴的或。如美洲西岸的和亚洲东部的。③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如的形成)或海洋(如海的形成)(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概念:由运动留下的“痕迹”。1.褶皱概念:强烈碰撞和水平挤压,可以使沉积岩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基本形态:一般地说,中间向上隆起

7、的叫,中间向下凹陷叫。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地区的岩石在褶皱作用下被,比较,抗能力较强,反而形成山地。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形态来识别背斜和向斜,而因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确定背斜和向斜,背斜从中心向两翼岩层越来越,向斜从中心向两翼岩层越来越。2.断层概念: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形式: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的突起的部分叫,常形成陡峻的。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形成构造,常形成或。(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岩浆喷出地表即为,其熔岩物质的堆积

8、常常形成、等多种火山地貌。大地由于而快速震动称为,其结果往往造成地壳和。七、教学策略(一)外在教学资源运用: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像材料。2.课件中各种地形图片及现有教具。(二)学生认知规律的运用1.先提供感性的事实材料,后分析、比较、归纳理性结论、观点,再用结论、观点去组织、驾驭、解释事实材料,解决实际问题,即遵循“由‘地’导‘理’,又由‘理’解‘地’”的教学原则。2.创设问题情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