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寺木塔教案

梵天寺木塔教案

ID:29340355

大小:17.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8

梵天寺木塔教案 _第1页
梵天寺木塔教案 _第2页
梵天寺木塔教案 _第3页
梵天寺木塔教案 _第4页
梵天寺木塔教案 _第5页
资源描述:

《梵天寺木塔教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根据本节教材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起源的特点,教学方法也就选择学生观察投影片、猜测和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梵天寺木塔教案【教学目标】  1.对照注解,读懂原文,积累“以、布、讫、如、患”等文言词语。  2.感受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  3.初步了解《梦溪笔谈》笔记体的记事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到标题《梵天寺木塔》,假如让你做一篇文章,你觉得可以写什么?  那么,关于“梵天寺木塔”,北宋科学家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给我们写的又是什么呢?第一列同学,一人一句读起来。  二、读顺  1.一人一句朗读课文,师生正音 

2、 密使其妻见喻皓(hcio)之妻  贻(yi)以金钗(chai)  但逐层布板讫(qi),便实钉(dlng)之  盖钉(ding)板上下弥束  六幕相联如肱箧意大利医生雷地证明腐肉不能生蛆的实验投影片,巴思德的“鹅颈瓶实验”投影片,原始地球的投影片,米勒实验的投影片。根据本节教材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起源的特点,教学方法也就选择学生观察投影片、猜测和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预设:组一个词——比喻,念yu;关注课下注释的读音提醒;讫,今天还在用,财务工作的收讫和验讫章;多音字,根据语境推断语音。  2.齐读课文,读顺文句  放声齐

3、读课文,力求响亮流畅。这遍读完,读懂沈括给我们写的是什么了吗?  三、读懂  1.结合课下注释自译质疑  请结合课下注释,大声口译课文,翻译过程中,遇到障碍用笔画起来,可及时求助身边的同学或老师。  2.师生讨论,交流疑问  学生质疑:  “两浙”是哪里?“密使”是什么意思?“六幕相联如肤箧”“人皆服其精练”“未布瓦”“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是什么意思?“人皆伏其精练”“其”指喻皓还是匠师?  师生解疑,文言交融:意大利医生雷地证明腐肉不能生蛆的实验投影片,巴思德的“鹅颈瓶实验”投影片,原始地球的投影片,米勒实验的投影片。根据本节教材用实验和猜测相

4、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起源的特点,教学方法也就选择学生观察投影片、猜测和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两浙”指浙江省全境与江苏省长江以南。这座塔一共几层,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才建到两三层时,就出现什么问题了?请用原文词语回答——“塔动”。谁发现的?钱帅。他的态度如何?根据语境,钱氏是作为领导去视察工地的,他对工程不满意,“患”是解释为“嫌”还是“担心”好?施工方匠师的方法是——“布瓦”。“布”解释为“铺”,你的依据可来自成语——排兵布阵。“布瓦”这方法奏效吗?“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什么意思?匠师的态度如何?哪个字最传神地体现匠师的心理——“密”

5、。“密使”是什么意思?开展夫人外交后,喻皓如何支招?他的态度如何——笑。除了笑,还从哪儿  看出他的轻松?对比读,读出语气词和关联词背后喻皓的轻松自如和胸有成竹,读后推断“耳、但、便、则、矣”的含义:“此易耳,但逐层布板,便实钉之,则不动矣。”“易,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不动。”(PPT)匠师有没有听他的?从哪儿看出来?喻皓轻轻松松就把问题解决了,我们一起来揭示原因——“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肱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其指谁?喻皓的精练表现在哪儿?  3.小结文言学法  4.勾连课前提问  现在,大家读懂沈括给我们写

6、的是什么了吗?有没有写外形、地理位置等?一句话概括内容:通过人们解决塔动问题的经过,告诉我们建筑学上的科学道理。大家的每一个设想都可以写一篇文章,但并不适合放进这篇文章中,因为,我们得根据写作目的选择写作内容。  四、读好  1.比较《十国春秋》,初步了解《梦溪笔谈》笔记体的记事特点(PPT):意大利医生雷地证明腐肉不能生蛆的实验投影片,巴思德的“鹅颈瓶实验”投影片,原始地球的投影片,米勒实验的投影片。根据本节教材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起源的特点,教学方法也就选择学生观察投影片、猜测和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喻皓有巧思,武肃王尝

7、于杭州梵天寺建七级木塔,方登数层而塔动不止。匠师密访于皓。皓日: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傅以实钉,则塔定不摇矣。国人服其精练。  ——吴臣任《十国春秋》卷八十八  预设:  (1)多了二“妻”,多了匠师的心理、神态、语言和处理过程,叙事更有波澜,人物形象更鲜明。体现《梦溪笔谈》笔记体篇幅短小、随性丰满、生动传神、文学性浓的记事特点。  (2)多了“盖……”说明性文字,形象而又精准地揭示“六幕相持”的科学道理,体现《梦溪笔谈》的科学价值。  2.介绍沈括及《梦溪笔谈》  沈括,不仅是科学家、文学家,更是用文学的妙笔写科学的人。  他的著作《梦溪笔谈》,

8、涉及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文学、考古、音乐、艺术十几个领域。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盛赞他为“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