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繁荣隋唐五代时期

中国文化的繁荣隋唐五代时期

ID:29320888

大小:186.00 KB

页数:71页

时间:2018-12-18

中国文化的繁荣隋唐五代时期_第1页
中国文化的繁荣隋唐五代时期_第2页
中国文化的繁荣隋唐五代时期_第3页
中国文化的繁荣隋唐五代时期_第4页
中国文化的繁荣隋唐五代时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的繁荣隋唐五代时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五章中国文化的繁荣——隋唐五代时期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疆域辽阔,民族关系的主流比较协调,封建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状况良好,虽经8世纪中期“安史之乱”的干扰,一系列社会矛盾相继爆发,在前进的长河中激起不小的旋涡,但就这一历史阶段发育的整体而言,无论物质、精神、制度、风俗文化领域,均呈现出繁荣昌盛、朝气勃勃的气象,充溢着刚健自强,恢宏向上,开放开廓的精神,当时的许多成就,如“丝路”远伸,商队东来,科技、诗歌、乐舞艺术、佛教哲学、官制、兵制、科举制、胡汉交融的风习等等,直到今天仍对人们起到激励、鼓舞的作用,因而为学界所乐道,人们将唐朝与汉代文

2、化的繁荣,并誉为“汉唐气象”,看作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两个亮点。第一节繁华的物质文化一饮食隋唐五代时期饮食文化发展的表现,一是饮食品种增加,二是工艺技术提高。主食原料仍是传统的黍(糜子,去壳为黄米)、稷(即粟,良种叫粱,去壳为小米)、麦(小麦)、麰(又作牟,即大麦)、菽(大豆)、麻(籽可食)、稻(果实去壳为粘米)、粳(米不粘者)、秫(shú,高粱)等。用这些粮食做成的食物品种类繁多,主要有:饼包括现在的饼、馒头、包子、面条等。细分有煎饼、蒸饼(即今馒头)、环饼、汤饼(即不托,宋人叫餺飥,即今面条)、薄饼、胡饼、齑饼、(音duī)饼、烧饼

3、、毕罗等。其中胡饼和毕罗都是向少数民族学来的。胡饼是西北少数民族的食物,敦煌文书记载,唐代敦煌僧人和工匠都吃胡饼,每个饼用面半升,块头很大。1969年新疆吐鲁番阿期塔那唐墓出土了一枚胡饼,直径19.715厘米,很像今天维吾尔族人的素馕。胡饼有素的、油加胡麻的和夹肉的几类。毕罗是一种带馅的面点。唐代从“蕃中”传入北方汉地,尤其在关中比较流行,当时长安有许多毕罗肆(店),家庭主食中,也有用樱桃等作馅做成毕罗的。饭包括北方人常食的黄米饭,荞麦、大麦饭,南方人多食的稻米、糯米、粳米饭和用菰米做的雕胡饭等。盖浇饭叫饡(zàn),有些做得十分讲究,

4、如《清异录》记载唐敬宗食用的凉面就是“用水晶饭(即糯米饭)、龙睛粉、龙脑末(即冰片)、牛酪浆调事毕,入金提缸垂下冰池,待其冷透供进”的一种高级饭食。粥粟米、稻米、麦、面都可以做成粥,叫米粥、麦粥、面粥等。加上其它原料,又可以做成粉粥、饧(táng)粥、杏酪粥、云母粥、胡麻粥、地黄粥、茶粥、葱粥、乳粥、豆沙加糖粥等。每种粥的颜色、味道都有不同。糕糕是点心(唐人叫菓子)中比较精细的食品。种类也很繁多,《清异录》卷下记唐人韦巨源《烧尾宴食账》中所记糕的品种,就有“七返膏(糕)、水晶龙凤糕(即糯米枣糕)、玉露团(酥糕)”等数种。同书记载五代后周

5、时,开封有个以卖糕致富,入赀为官的“花糕员外”,他卖的糕有“满天星(金米)、糁拌(夹枣豆)、金糕糜员外糁(外有花)、花截肚(内有花)、大小虹桥(晕子)、木蜜金毛面(枣狮子)”等。参见李斌城等:《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下同),第44—47页。新出现的面点品种,则有春茧、包子、饺子等,1966—1972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发现许多精美的花式点心,其中饺子形状与今日的完全一样,是研究唐代糕点的重要实物资料。糗(qiǔ,又叫糒bèi,餱粮)它是将各种粮食炒熟后和起来碾(磨)成粉,便

6、于出远门携带的干粮。71副食原料,蔬菜除前代已有的外,还引进了菠薐等。瓜果有葡萄、甘蔗、枣、石榴、橘、柰、瓜、梨、李、桃、杏、樱桃、荔枝等,西瓜是这一时期引进的。《新五代史》卷73《四夷附录》中有“西瓜”名。肉食除猪、牛、羊、鸡、鸭等传统品种外,鲵鱼、海蟹、比目鱼、海镜、海蜇、蚝肉、乌贼、石花菜等海味也搬上了餐桌,一些地方的人甚至尝试着吃蝙蝠、蜂房、象鼻、蚁子、老鼠、蛇蝎、蚯蚓、蜣螂、蝼蛄乃至臭虫等,表现了一种宽广的开拓精神。烹调方法仍以蒸、煮、烙、烧、煎、炸、烤、酿为主,菜肴除炙(烤鲜肉)、燔(烤干肉)、脍(kuài,细切肉)、脯(干

7、肉)、鮓(zhǎ,腌制的鱼)制品及羹臛(肉羹)、菹(切碎的菜、肉)齑醢(jīhǎi即酱)品等传统食法外,在做法上还有几点新技术:一是不同食物选用不同的燃料,如隋人已知“温酒及炙肉用石炭、柴火、竹火、草火、麻荄火,气味各不同”。《隋书》卷69《王劭传》。二是引进了砂糖、胡椒等国外调味品。太宗、高宗时两度派人到印度学习制糖法,学会了用甘蔗制红糖和白砂糖技术唐耕耦辑:《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五辑收录的唐代印度制糖法残卷,介绍了印度甘蔗品种及沙糖的具体制作方法。,丰富了饮食风味,加快了甜食的发展。大历(766——779)间,四川出现了冰糖

8、,而前此,我国只有饴糖(自然糖)。三是烹饪技艺进一步提高。由隋掌管皇家饮食的尚食直长谢讽撰成的《食经》,记载了许多珍贵菜名,如咄嗟脍、白消熊、拖刀羊皮雅脍、露浆山子羊蒸、金丸玉菜、臛鳖、帖乳花面英等。唐朝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