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301306
大小:24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8
《安徽省淮南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淮南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1.著名学者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A.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2.“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
2、的列国纷争、一个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以下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是A.王位世袭制度B.皇帝制度C.“推恩令”制度D.郡县制度3.中国古代,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但是,在史书中敢于直刺君主之过的史学家却被皇帝赞为良史;敢于蔑视权贵、不顾皇帝求情而刚正执法的官员却被皇帝赞为清官能吏;敢于据理力争、当面顶撞皇帝的监察官员却被皇帝誉为诤臣。皇帝之所以要赞誉他们这样的人,其根本目的是A.显示自己胸怀宽阔、虚心纳谏B.表彰敢言敢为的清正官员、彰显正义C.维护和巩固君主专制D.表明君主赏识清正刚直的政府官员4.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A.乙丙对,甲丁错B.甲丙对,乙丁错C.甲乙错,丙丁对D.甲乙对,丙丁错5.随着雅典城邦的兴起,市政广场、公民大
4、会会场、露天剧场、体育场、摔跤场、神庙、祭坛等规模巨大的公共建筑开始出现,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这些公共空间的出现A.加剧了公民的贫富分化B.强化了公民的等级观念C.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D.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6.“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D.重视良好道德培养7.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年—1889年,英国
5、政府参加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美国在1885—1889年,总统否决议案达324项。这些现象最能说明A.行政首脑取代议会成为国家的决策中心B.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督权C.在国家政权实际运行中行政权居于主导地位D.议会始终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构8.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曾经与美国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对美国最后生效须经A.总统批准B.外交部批准C.最高法院批准D.国会批准9.近代以来,欧美各国或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通过王朝战争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学习了《政治文明历程》中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后,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首相不经选举
6、产生,由议会少数党领袖担任B.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权力不受任何机构的制约C.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依多数票选出D.德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对议会负责不对皇帝负责10.1871年,普鲁士王国在首相俾斯麦的领导下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此后,德国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这部宪法的颁布表明A.欧洲大陆的封建专制统治彻底结束B.代议制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C.民主共和取代专制统治已无可逆转D.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体趋向统一11.蒋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
7、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材料实质上是在A.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B.探讨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C.寻求解读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理由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12.“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里的“它”应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3.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
8、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