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优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优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ID:29253351

大小:11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8

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优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优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优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优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优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优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孔乙己》教案第一课时一、文学常识及背景介绍1、鲁迅,原名____,字豫才,现代_______、___、___,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作品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_。2、一副由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由于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3、《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讨伐封建制

2、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4、关于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三年一考的“举人”,入选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之一。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成了科举的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其中的一个。5、咸亨酒店  咸亨酒店在清朝光绪年间,是一家普通小酒店。自从小说《孔乙己》问世以来,咸亨酒店也随之闻名于世了。现在的咸亨酒店,是1981年为纪念鲁迅一百周年诞辰而重新修建的。改革开放使咸亨酒店也成了同外部世界联

3、系的纽带。二、检查预习情况:1、听课文朗读录音,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阔绰舀出羼水荐头蘸酒打折了腿间或附和颓唐2、画一画鲁镇酒店的格局三、读课文,整体感知1、小说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咸亨酒店)展现人物一生的悲惨遭遇的?2、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第一部分(1-3)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环境咸亨酒店。第二部分(4-13节):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第一层(4-9节)写孔乙己一生的四个片断。(开端、发展)(1)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2)酒客讥笑孔乙己没有进学;(3)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4)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吃。第二层(10-11)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第三层(12-13)孔乙己的悲惨

4、结局。3、阅读课文,讨论分析(1)这篇小说写的是什么年代的事?(时间:清朝末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2)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儿?(地点:咸亨酒店——社会环境)(3)小说写的是什么样的人和事?“短衣帮” 短外站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穿长衫的”长里坐掌柜对长衫主顾惟恐侍侯不周  对短衣帮是能欺则欺 4.课文可分为几部分?开头三段起什么作用?(开头三段先说酒店的大概情况,写出孔乙己生活在怎样一个社会环境。)5、小说写“我”这个12岁的小伙计有什么作用?(⑴“我”——12岁的酒店小伙计是孔乙己命运的见证人。小说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写,用第一人称可以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⑵可以使故事情节

5、集中,内容简要;⑶可以表现周围人对孔乙己的态度,连12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更能说明这个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使作品更增加了悲凉的意味。)6、讨论:开头两段,描写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咸亨酒店,然后让主人公孔乙己出场,这样安排的好处  ①使人物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活动,故事情节在特定的环境里展开。全文结构严密,情节集中。  ②这样一个势利、冷酷的社会环境,渲染了一种冷漠的社会气氛,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  这样一种阶级对立十分严重的社会环境,为既穿“长衫”又“站着”喝酒这一特殊身份的孔乙己的出场作了有力的铺垫。第二课时一、分析第二部分: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分析层次,理清故事情节第一层(

6、4-9)写孔乙己的肖像、言行、性格和社会地位(开端、发展)第二层(10-11)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情节的高潮)第三层(12-13)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情节的结局)二、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孔乙己》这篇小说选取了5个生活片断,展示了生活在畸形社会中的孔乙己的畸形性格,有力地批判了黑暗社会及其科举制度。请阅读文章第二部分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五个片断的内容。1、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评析:人们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作者勾画出这些人麻木冷漠无聊的嘴脸,反映封建社会的

7、黑暗冷酷,笑声里蕴藏着悲凉的意味。2、酒客嘲笑孔乙己没有“进学”点评:孔乙己梦寐以求的是读书做官,却一生未能“进学”,这成了他最大的痛苦和羞辱,别人毫不留情地直戳他这块精神上的伤疤,正是击中了他的要害。3、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点评:孔乙己受尽了成人的取笑,感到孤苦寂寞,只好向孩子说话。他把毫无用处的“回”字的四种写法当做学问来炫耀,说明他中封建教育的毒很深。  “我”的心理活动,反映了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地位之低,说明了人们鄙视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