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孔乙己》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孔乙己》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ID:29252531

大小:11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8

九年级语文下册 《孔乙己》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孔乙己》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孔乙己》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孔乙己》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孔乙己》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 《孔乙己》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教《孔乙己》(一)我教《孔乙己》,第一步是培养学生对本课的兴趣,强化学习动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动机培养起来了,注意力、探究精神、创造意识也就加强了。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此我首先问学生:鲁迅的小说中,哪一篇最好?然后老师提供鲁迅本人意见:鲁迅先生的好朋友孙伏园,也向鲁迅提过这个问题。鲁迅回答,他最喜欢《孔乙己》。原因是,“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作风。”今天,我们就学习鲁迅最喜欢的小说——《孔乙己》。其次是布置一道有趣的预习题:

2、孔乙己失踪了,鲁镇派出所要填写一份“失踪人口档案”,请你帮助填写:鲁镇派出所失踪人口档案姓名曾用名或绰号照片性别年龄籍贯现住外貌特征身材面容衣着语言特征性格行为特征职业及工作单位最后露面时的情况时间地点事由当时衣着及外貌特征见证人推测下落联系人姓名地址档案填写人年月日  我这样设计,是想尽力把学习安排得像玩一样,寓学于玩。这种玩,看似语文之外,实则语文之中。请看下面两段实录:(布置预习时)生:老师,“档案”有些项目课文里没有怎么办?——例如籍贯。师:就是,没有怎么办?我正想问你们。生:写“不详”……不清……不知道。师:对呀。生:照

3、片怎么办?师:大家说怎么办?生:写“无”……画一个。师:对,你觉得孔乙己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检查预习时)师:有画“照片”的吗?生:我画了。师:哇,画得很好啊!你画出了两个特点: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脸上夹些伤痕。让同学们看看。(拿着巡回展示,同学们赞赏、惊异)生:老师,安慧也画得很像。师:我看看……是很像,还画出了长衫上的补丁,画出了喝酒的姿势。也让同学们看看……(巡回展示)你们两个都很有美术才能啊,多才多艺!  这样设计,表面看是画画,是玩,但谁能说这不是语文学习,不是对课文的理解呢?(二)我教《孔乙己》,很重视课文的朗

4、读。朗读课文,本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当然也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可惜现在许多老师不大注意运用。我却始终钟情于它,因为正确的朗读,意味着正确的理解,况且,它能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还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请看下面一段实录:师: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咱们把“叫道”改成“说”行不行?生:不行。“叫”声音大。师:那么,读这句该怎么“叫”?……“叫”得不太好。这样吧,老师读读,你们看行不行——(小声地)“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生:不行,这是关心语气。师:第二种:(训斥地)“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生:不

5、行,像警察训罪犯。师:第三种:(张扬地)“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生:行了。师:那么你这样读一读。……“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该怎样读?注意,是“嚷”,而且是“高声嚷”。你高声嚷一嚷。……——这样的读,绝不仅是读,更是让学生理解课文,理解人物。这这样练习之后,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甚至是表演,那样,课堂气氛一点是热烈欢快的。师:“窃书不能算偷”读得不对——重音应在哪个字上?生:在“窃”上。师:“窃”与“偷”意思一样吗?生:一样。师:但又有点区别——生:“窃”有文言色彩。师:孔乙己就是利用这点区别将自己与“偷”相区别——自

6、命清高。但这种争辩显得十分荒谬可笑,有点自欺欺人。——重音正确与否,也标志着理解正确与否,关系到人物的思想性格。师:(指名)你读读这一段。生: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师:停——“哦”读几声?生:二声……四声。师: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一是二声,一是四声。读几声,关系到内容的理解和掌柜的态度。读二声,表示什么?生:好奇……询问。师:对。读四声呢?生:表示不关心……冷漠。师:那么究

7、竟该读几声呢?生:该读四声,因为掌柜的态度是冷漠……该读二声,从后文看,掌柜的追问“后来怎么样”“打折了怎样呢”,可见他是好奇的,想知道究竟。……也不是太好奇,因为后来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师:老师归结一下:你想表示冷漠,就读四声;想表示好奇,就读四声。但我觉得这里还是读四声,但应是一种低程度的好奇,是介乎冷漠与好奇之间的好奇,毕竟后文写“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该读几声,往往也是大有文章的。不同的声调,意思竟然有这么大的区别,还关系到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生:(读)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

8、,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师:这句重音在哪里?生:发昏……丁举人……他。师:对,表示别人家的东西还可偷,“他”家,是不能偷的,因为丁举人权势赫赫,凶恶残酷。偷他家,是“发昏”。那么咱们重读一遍……师:这一段特别适合分角色朗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