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给我的孩子们》教案 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给我的孩子们》教案 苏教版

ID:29252710

大小:9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8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给我的孩子们》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给我的孩子们》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给我的孩子们》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给我的孩子们》教案 苏教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给我的孩子们》教案 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给我的孩子们》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给我的孩子们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能把握作者的情感基调。2、通过多角度质疑,能理解作者把“真”作为人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写作意图。教学重点通过质疑理解作者对童真的高度肯定和对成人世界“不由自主”的悲哀课前准备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的音形义,自主质疑,并作好记载。2、多渠道搜集丰子恺的有关资料,了解他的生平经历和绘画、写作风格。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疑为学之始,记得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方是长进。”意思是说,读书没有疑问,必须教他产生疑问;有疑问的人,必须教他解决疑问,做到这一步才会有长进。今天,我们就用质疑的眼光来研读丰子恺的

2、《给我的孩子们》,相信大家会有不小的收获。丰子恺何许人也?请看屏幕,老师搜集到了以下几点重要信息:国际友人对他的评价,他的特长与作品,以及本文的背景。看看你搜集的重点信息与老师的是否吻合。简介:丰子恺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音乐教育家。丰子恺自幼爱好美术。精通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著有《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等,本文是丰子恺先生为《子恺画集》写的序,作于1926年圣诞节。画中画的都是他的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情景。请看标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导入语:下面我们就到文中去寻找答案。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速读课文

3、,边读思考贯穿全文的情感基调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词语概括。追问:为什么“憧憬”、“悲哀”可以概括作者的情感?明确:“憧憬”反映作者对儿童童真、童趣的向往和赞美,“悲哀”是对孩子们长大后将失去童心的淡淡的哀愁。2、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语段,指名一位学生任选其中的一段以父亲的角色朗读,读出情感。(第1段读出哀伤,读出无奈和感慨。8—11段读出对现实很不满,怀念童年,希望孩子们能珍惜童真、童趣的感情。)组织评价。导入语:让我们也带着“憧憬”来欣赏这篇文章。三、组内质疑、解疑。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互帮互助,解决阅读中产生的疑问,不能解决的请写在纸条上。请2名同学收纸条,其余大声朗读质疑的段落。(选

4、择1个整体感知的问题和3个语言方面的疑问,全班解答。若学生没提出整体感知方面的问题,教师可提出:如作者为什么憧憬于孩子们的生活?请举例说明。既然孩子们的生活充满童趣,大人们能理解吗?运用文中的事例说说你的看法。)(1)、作者为什么憧憬于孩子们的生活?请举例说明。明确:孩子们:如(1)瞻瞻的大哭、做脚踏车、堆火车、堆汽车、争辩、怀疑我成了和尚、见腋毛当黄鼠狼、掉香蕉。在父亲眼中他是自然、真实情感的流露,“尤其可佩服”。(详写——点)(2)孩子们每天做火车、做汽车、办酒、请菩萨、堆六面画、唱歌等游戏活动中有自主的创造。(略写——面)孩子们的生活无拘无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他们表现得率真无邪,自

5、然,热情,肺肝相示,彻底的真实而纯洁。大人们:呼号“归自然”、“生活的艺术化”、“劳动的艺术化”,受到更多的约束;“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与孩子们的反差很大,感到失去“童真”的悲哀,所以作者渴望着人有真情实感。(2)既然孩子们的生活充满童趣,大人们能理解吗?运用文中的事例说说你的看法。明确:从5-7段爸爸妈妈扼杀孩子童心的几件事可以看出:大人门不能理解孩子的童心,如:妈妈破坏阿宝的杰作;我呵斥瞻瞻聪明地学习我裁纸;我不准软软弄我的毛笔等等都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无意间伤害了孩子的心灵。不过,文中的“我”对扼杀童真的行为已感到“不安心得很”,认为是“摧残”“野

6、蛮”,其实,这是一种内心的自责和忏悔。导入语:刚才,我们从情感、立意和组材等角度解读了“憧憬”,其实,这篇文章内容丰富,蕴含了作者复杂的情感,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品味。如:1、怎样理解全篇的伤感基调?作者真正的悲哀是什么?2、作者写瞻瞻的事笔墨最多,为什么?后文写瞻瞻的事为何不与前文连在一起?明确:(1)作者想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孩子们,可他们不会理解,而等到孩子们可以理解的时候,已经到了不再被憧憬的年龄,从第1到11段可以看出,这种悲哀是贯穿始终的。作者真正的悲哀应该是孩子们渐渐失去率真,失去自由。指名朗读首尾两段,再次体会作者悲哀、无奈的情感。(2)这一问题问得相当好。请同学们对比阅读写

7、瞻瞻的两段(第二段和第六段),然后再思考其不同点。明确:瞻瞻最具有个性,他的事最能反映孩子率真、自然,热情,肺肝相示,彻底的真实而纯洁,也最能反映中心,所以详写。中间隔了三段,哪一段起到了桥梁的作用?第四段起过渡作用,前文除了写瞻瞻,还写了孩子们的投入全身心、出自真性情的创造创作;后文除写瞻瞻外,还写了阿宝和软软的事。前后两部分的区别在于:前文反映孩子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后者则受到了大人的干涉,或者说管束。前文直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