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239472
大小:13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7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古代诗词三首》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木兰的精神和品格。 2.学习民歌的语言特色。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木兰的精神和品格。 2.学习民歌的语言特色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设计思路 诗歌的学习一定要多读,本节课引导学生朗读,在读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民歌的语言特色,了解木兰的形象。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 1.教师导入。 学生听豫剧《花木兰》选段,让学生自由谈一下对木兰这一人物及其故事的了解。然后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文学知识介绍。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出示幻灯片1,也可以用小黑板代替。) 本诗是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二、自主学习 师:这首诗记叙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花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 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
3、问题:(出示幻灯片2。)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这首民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利用古汉语字典,就文章中一些字词的音义、精彩诗句等内容制作学习卡片,并试着翻译课文。 4.本诗叙述情节详略得当,请作简要分析,并概括这首叙事诗的内容。 5.本诗是一首民歌,分析其语言特色。 6.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7.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三、合作学习
4、‘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3。) 机杼可汗燕山鞍鞯扑朔迷离金柝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同学进行纠正。 2.利用古汉语字典,就文章中一些字词的音义、精彩诗句等内容制作学习卡片,并试着翻译课文。 . 明确:(交流制作的学习卡片,教师引导学生翻译课文,根据情况进行讲解。) 3.本诗叙述情节详略得当,请作简要分析,并
5、概括这首叙事诗的内容。 明确:(详写: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和还家。略写:出征前的准备、军旅征战生涯。内容:这首长篇叙事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4.本诗是一首民歌,分析其语言特色。 明确:(整首诗大量运用了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采用了互文、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丰富多彩,有口语,有整齐的律句,句型有长有短,读起来节奏明快,声韵铿锵,富有音乐感。教师适时举例说明。) 5.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木兰的形象:勤劳、智慧、勇敢、坚强、
6、不贪图利禄、爱国爱家。) 6.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与同桌进行交流。 (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7.背诵诗歌。检查背诵。 8.重点研讨课文第4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幻灯片4。) ①概括本段内容。 ②分析本段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③本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①木兰的征战生涯。 ②对偶。作用:笔墨精炼,对仗工整,音调铿锵,气氛雄壮悲凉。 ③过渡
7、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五、梳理巩固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不必只局限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七、布置作业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阅读理解”的第一部分。板书设计 木兰诗 1.人物形象。 2.语言特色。 观刈 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观刈麦》,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
8、 2.通过学习《破阵子》,体会作者壮志未酬的心情。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观刈麦》,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 2.通过学习《破阵子》,体会作者壮志未酬的心情。辩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设计思路 引导学生朗读诗歌,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要重视朗读,让学生达到成诵的程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民歌《木兰诗》,了解了花木兰的传奇故事,今天,我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