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背影教案新人教版 (2)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背影教案新人教版 (2)

ID:29227442

大小:30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7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背影教案新人教版 (2)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背影教案新人教版 (2)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背影教案新人教版 (2)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背影教案新人教版 (2)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背影教案新人教版 (2)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背影教案新人教版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3背影课题背影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交卸、狼藉、簌簌、赋闲、颓唐、琐屑”等词语。2.仔细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父子亲情,从而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3.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文中朴素而饱含深情的语言。过程与方法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2.通过朗读体会文中朴素而饱含深情的语言。3.引导学生养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来阅读课文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珍爱亲情,心存爱意,理解、感恩、孝敬父母

2、,关心他人,增进与身边人的沟通和交流。课前预习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48年朱自清为反对美蒋反动派的罪恶行径,在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的宣言上签字,因此,毛泽东称赞他“有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最大的创作成就是散文,文风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真情,洋溢着一股清新的气息。散文代表作品有《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背影》等。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写作背景7本文选自《朱自清全集》第一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这是一篇纪实散文,写于1925年10月,当时

3、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久,接到父亲来信,信中一些话,使他想起父亲在南京为他送行的背影。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祖母的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俩在浦口车站惜别。想起这些,朱自清不禁泪如泉涌,写下了这篇感情真挚的散文。文体知识散文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体裁。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段或生活事件的描写,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

4、、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游记、通讯、书信、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读准字音马褂(ɡuà)搀扶(chān)交卸(xiè)奔丧(bēnsānɡ)狼藉(jí)赋闲(fù)迂腐(yū)栅栏(zhà)琐屑(suǒxiè)差使(chāi)典质(diǎn)踌躇(chóuchú)蹒跚(pánshān)颓唐(tuí)举箸(zhù)簌簌(sùsù)拭泪(shì)游逛(ɡuànɡ)辨清字形簌(sù)簌簌藉(jí)狼藉籁(lài)万籁俱寂籍(jí)籍贯躇(chú)踌躇琐(suǒ)琐屑箸(zhù)举箸提笔唢(suǒ)唢呐著(zhù)著书立说锁(suǒ)锁

5、链理解词语差使:旧时指官场中临时委任的职务,后来也泛指职务或官职。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典质:把财物等典当、抵押出去。典,典当。质,抵押。赋闲:这里指失业在家。晋代潘岳辞官家居,作《闲居赋》,后因称罢官闲居、失业无事为赋闲。勾留:短时间停留。茶房:旧时称在旅馆、车船等处从事供应茶水等杂物的人。脚夫:旧时对搬运工人的称呼。警醒:睡眠时容易醒来。这里是不要睡得太沉的意思。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踌躇:犹豫。颓唐:衰颓败落。琐屑:细小而琐碎的事。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郁:(忧愁、气愤等)积聚。已:停止,文中是控制的意思。7新课导

6、入在我们的记忆中有这样几首永远不老的歌,时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险峰万里它最伟岸,爸爸,亲爱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朱自清的《背影》就像这两首歌一样,曾深深地感动过几代人。这是因为,情到深处自然真;这是因为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的美好在漫长而短暂、匆忙而平淡中遗失。让我们在赏读《背影》中,学会珍惜,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学会感动。学会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去爱我们身边爱着我们的人。新课展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篇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记叙了作者与父亲奔丧完毕,在

7、浦口车站依依惜别的情景。2.我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这些背景包含了怎样的情感?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祸不单行,家境惨淡。【再读课文,梳理结构】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篇点题,最难忘父亲的“背影”。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追忆与父亲在车站离别的情景,具体写“背影”,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情。第一层(第2、3自然段)写送别时的家境,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第二层(第4、5自然段)写离别前父亲对“我”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做铺垫。第三层(第6自然段)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