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朝的速亡与西汉王朝的建立》教学设计 中华书局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朝的速亡与西汉王朝的建立》教学设计 中华书局版

ID:29223879

大小:7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7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朝的速亡与西汉王朝的建立》教学设计   中华书局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朝的速亡与西汉王朝的建立》教学设计   中华书局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朝的速亡与西汉王朝的建立》教学设计   中华书局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朝的速亡与西汉王朝的建立》教学设计 中华书局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0课《秦朝的速亡与西汉王朝的建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

2、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的统治。教学难点: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三、学法指导知识要素学习法:学习秦末农民起义要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部曲(原因、经过、结果)。比较分析法:比较刘邦、项羽所领导的战争性质在秦亡前后的变化。可从战争的目的,刘邦、项羽身份的变化等加以分析、化解。史图结合学习法:利用《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用彩笔画出陈胜、吴广起义进军路线。标出巨鹿和陈的位置。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通过历史断句的表演再现历史,创设情境,营造历史氛围,让学生感知历史、思考历史并在教师引导下分析、探讨、

3、解决历史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师启发、设置问题、总结评价下让学生参与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学习,以培养其自学能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播放秦始皇的一段录像,提问:秦始皇有何功和过?让学生分组讨论。2、教师小结: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制国家。从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灭齐,结束诸侯割据称雄时代起,至公元前207年亡于汉止,赫赫秦帝国只存在了15年。秦始皇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废除封君和贵族的世袭制。他还下令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制度,这些都具有推动生产

4、力发展的进步意义。但是,秦始皇也实行了残酷统治和剥削人民的暴政,大兴土木,焚书坑儒,至二世达到极点。于是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伐无道,诛暴秦”,终于使秦王朝土崩瓦解。师:项羽在巨鹿之战上以少胜多战胜秦军,可后来在与刘备争天下时却被实力只有他四分之一的刘备打败,项羽死前叹到“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说的对吗?结合书上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生:得民心者得天下。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最后,刘邦战胜了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

5、,建都长安,刘邦就是著名的汉高祖。拓展思维:师:现在我们假设你就是汉高祖刘邦你会在秦亡的过程中吸取哪些教训去治理国家?生:答略师:那么历史到底是如何向前发展的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板书设计: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一、秦的暴政1、徭役沉重2、刑法严酷3、赋税沉重二、陈胜、吴广起义1、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杀秦军→→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天下响应→→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2、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三、农民起义推翻秦朝1、项羽、刘邦率军继续抗秦2、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3、

6、刘邦率军入咸阳,秦灭4、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5、汉朝的建立(公元前202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