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高一第二学期数学科期末统考质量分析

2016-2017高一第二学期数学科期末统考质量分析

ID:29221954

大小:246.4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7

2016-2017高一第二学期数学科期末统考质量分析_第1页
2016-2017高一第二学期数学科期末统考质量分析_第2页
2016-2017高一第二学期数学科期末统考质量分析_第3页
2016-2017高一第二学期数学科期末统考质量分析_第4页
2016-2017高一第二学期数学科期末统考质量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2017高一第二学期数学科期末统考质量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潮州市高二数学期末统测质量分析(17-18学年度第一学期)(潮州市数学科高考备考中心组林振林黄训光)本次高二级期末数学科统考分文、理两卷,其中文科数学主要考查了高中数学必修5和选修1-1的有关知识,理科数学主要考查了高中数学必修5和选修2-1的有关知识。考查内容只有选修课本第三章的知识内容不同,即文数是《导数》,而理数是《空间向量》,因此试卷考查内容大部分相同,但同一题型在难度上文理要求不同。全卷题目整体难度适中,区分度好,覆盖面广,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同时也考查学生的阅题理解能力、计算能力、简单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而培养

2、学生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及数据分析等数学核心素养。本次考试绵德中学高二理科数学平均63.6分,最高123分,及格率14.32%;文科数学平均60.3分,最高140分,及格率17.63%。下面以绵德中学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质量分析。一、文理共用或相同类型题的分析1.(文第1题)不等式的解集是();(理第1题)不等式的解集是()该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得分率很高,只有几位学生选错。2.(文第2题)双曲线的离心率为();(理第2题)已知椭圆的焦点在轴上,且离心率,则()该题主要考查离心率,得分率也高,做错的原因,主要是公式错记

3、成。3.(文第3题)已知是实数,则“”是“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的()条件;(理第3题)在△ABC中,“”是“△ABC为钝角三角形”的()条件。该题主要通过考查充分必要条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得分率也很高,错选的主要是文科生,原因是对数函数的单调性知识的遗忘。4.(文第4题,理第4题)已知等比数列中,,则其前项和A.B.C.D.该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和通项公式,错误率较低,主要集中在选项A,这一部分学生熟记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但碰到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时,没能用特殊法进行求解。5.(文第10题,理第5题)当满足不等式组

4、时,目标函数的最小值是A.B.C.D.本题是一道简单的线性规划题,考查学生数形结合能力,此题型简单且学生平时训练得多,所以是一道送分题,学生答得较好。6.(文第7题,理第10题)本题是以正、余弦定理为载体考查解三角形知识的应用题,得分率一般,此题主要考查对方向角的认识,培养学生画图能力,综合要求高,学生根据题意无法画出或者画错图形,就一定会做错。7.(文第8题,理第8题)在同一坐标系中,方程与表示的曲线大致是此题是圆锥曲线的方程与图形,考查了如何判断椭圆、抛物线的焦点位置,得分率较高。8.(文第9题,理第9题)已知数列的前项和,那么它的

5、通项公式是A、B、C、D、此题考查了数列求通项公式的一种方法,有一定的计算量,但得分率也很高,通过了解一些中下层学生,得知是通过计算,,…,猜想通项公式而得到正确选项的,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9.(文第12题,理第12题)已知,且,若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B.C.D.这是一道以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为载体,考查了基本不等式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综合题,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得分率不高,题意不理解、不会求的最小值、对不会进行变形等,是做错本题的主要原因。10.(文第15题,理第14题)在△ABC中,,,,则.本题直接考查正弦定理,且

6、数据简单,总体得分率较高,错误的情况主要是计算错误,也有一些学生没有看清楚,直接用得出错误结果。11.(文第16题,理第16题)已知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且,,则当______时,取得最大值.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及其性质,得分率较低,绝大多数学生不懂得如何利用,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能取得最大值。12.(文第17题,理第17题)已知△ABC中,角A、B、C的对边为,且,,.(1)求△ABC的面积;(2)求△ABC中最大角的余弦值.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难度比高考略低。平均分:文5.76,理7.69,主要存

7、在问题有①公式用错,如:,,,等;②将最大角的余弦值理解成最大的余弦值;③计算上的错误。13.(文第18题,理第18题)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1)求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的前项和.本题考查了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求法,重点考查学生利用裂项法求数列前n项和的能力。难度与高考对数列考查的要求一致。但由于高二还没有对数列进行综合性复习,所以学生考得不是很好。相信经过高三的复习,文理生在数列这方面都能取得很大的进步。平均分:文5.23分,理7.98分,明显理科生的得分率高很多,而且在答题过程也比文科生要规范得多,

8、说明理科生的数学素养确实比文科生好。主要存在问题有①计算错误,将,化成和后,求错或求不出和的学生很多;②对题意不理解,造成错误,如:或;③不懂得利用裂项法进行求解,造成只能代入数据而无法求出结果。14.(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