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考地理三轮冲刺区域环境生态建设1

高三高考地理三轮冲刺区域环境生态建设1

ID:29211620

大小:9.74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7

高三高考地理三轮冲刺区域环境生态建设1_第1页
高三高考地理三轮冲刺区域环境生态建设1_第2页
高三高考地理三轮冲刺区域环境生态建设1_第3页
高三高考地理三轮冲刺区域环境生态建设1_第4页
高三高考地理三轮冲刺区域环境生态建设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高考地理三轮冲刺区域环境生态建设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区域环境生态建设1区域环境生态建设主要包括:一、环境保护(雾霾、酸雨、全球变暖、赤潮、臭氧层破坏、光化学烟雾等)二、改善生态(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风沙、沙尘暴。)第一部分环境保护(一)雾霾产生原因1.冬季天气干燥(季风区旱季、大陆内部,强调的是干旱无雨)2.无风(静风环境,材料一般会交代,强调风)3.大气稳定,出现逆温4.冬季取暖,大量燃煤,农村燃烧秸秆产生烟雾(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原因)5.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工地施工导致空气中扬尘多(发展中国家常见)(4.、5强调的是空气中的扬尘含量)治理措施1.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技术)2.使用清洁能源,

2、减少燃煤(改善能源结构,如:北方加大天然气的使用)3.植树造林,增加绿面积(万能答案,必答!)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预防意识(万能答案,不一定给分)5.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万能答案)例题1:霾,空气中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成的浑浊现象。下图为广州地区雾、霾日的长期变化趋势图。逆温是指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偏高的现象。(1)简要分析逆温条件下更容易形成霾天气的原理。答案:在正常情况下,近地面大气气温稿、高空气温低,容易形成对流运动,污染物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3分)逆温现象下,低空的气温低,空气不易对流,导致污染物的停

3、留,不能及时排放出去。(3分)(本题出处:(本题出处:2016高考模拟试题优选30套第24页44题)(题目中强调了更容易,所以必须进行对比才能突出容易,所以必须进行对比。)例题2:2014年2月22日前后几天,雾霾天气笼罩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据有关监测显示,在此期间,北京、河北、山东等多地空气中PM2.5指数直逼最大值(严重超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主要来自扬尘、机动车尾气、燃煤及挥发性有机物等,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影响。试分析此次多地PM2.5指数严重超标的原因并针对目前状况,从个人以及政府层面两个角度,谈谈

4、你对防范该天气的建议。答案:原因:(1)雾霾时间长,逆温现象严重大气较稳定(流动性弱);(2)降水少,空气干燥,扬尘多,污染物难以沉降;(3)冬季取暖燃煤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大、颗粒物排放量大(模版套路!)个人方面:(1)雾霾天,尽量减少外出;(2)大雾天不能晨练(积累)政府方面:1.调整工业结构,扶持新型产业。2.提倡使用天然气、水电、风能、核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3.要发展公共交通,提高机动车辆污染排放标准.市绿地建设。(二)酸雨成因:1.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大量的有色金属冶炼!)2.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影响:(1)对水生系统的危害,会影响

5、鱼类和其他生物群落。(2)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危害,重点表现在土壤和植物。(3)对人体的影响。通过食物链使汞、铅等重金属进入人体。(4)对建筑物、机械和市政设施的腐蚀。措施:1.原煤脱硫技术。  2、优先使用低硫燃料。 3.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可燃冰等例题1:下图为某大城市2002——2008年降水PH平均值和酸雨频率图。简述防治酸雨可采取的措施。答案:措施:(1)加强环境立法、执法和监测的力度;(万能答案)(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公众的参与意识(万能答案);(3)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4)减少高耗能产业的比重;(5)积极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和煤

6、炭脱硫技术(本题出处:2016高考模拟试题优选30套第32页第44题)(3、4、5比较重要!)(三)赤潮产生原因(赤潮就是水体富营养化)1、无风或风小(背风坡,单一气团控制)2.温度高(夏季季风气候区,低纬度干旱季节,内陆地区)3.降水少(季风区旱季,低纬度干旱区,大陆内部)4.水域封闭,与外界交换少(静水环境如:湖泊半封闭海域:渤海区)5.人类活动废水排放多,导致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一般在工业发达区万能答案,主要原因)赤潮影响(2个)  +咸潮与风暴潮1.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体污染,生物死亡(渔业受破坏)2.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受到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破坏水质)例题1:赤潮是

7、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下图为2013年我国沿海个月发现赤潮次数图。描述2013年我国沿海赤潮发生次数的时间特征集并简述赤潮的主要危害。答案:时间特称:各月发生次数不等,主要集中于5、6月份。主要危害: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破坏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影响人类健康。(本题出处:2016高考模拟试题优选30套第40页44题)(四)全球变暖原因1.自然界本身升温(地球自己也在变暖)2.人类活动导致CO2排放增多,大气层保温作用加强(主要原因)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