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12.2滑轮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2.2滑轮教案新人教版

ID:29205172

大小:31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7

八年级物理下册12.2滑轮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12.2滑轮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12.2滑轮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12.2滑轮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12.2滑轮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12.2滑轮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滑轮目标:1.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第一课时)2.同过实验,认识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根据合适的滑轮解决实际问题。(第一课时)3.会安装滑轮组,并根据安装情况分析施加的拉力与物重的关系。(第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一、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升国旗片段。提出问题:升国旗时,为什么向下拉绳子,国旗却能向上运动呢?答案点拨:旗杆的顶端装有滑轮,通过滑轮改变了绳子拉力的方向。旗杆上的滑轮也像杠杆一样,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生活中你还了解哪些滑轮的应用?本节课我们就学习简单机械——滑轮。二、推进新课通过向学生实

2、物展示,让学生总结滑轮的特点,得出滑轮的特点。提问:用滑轮提物体怎么提?演示两种滑轮的运作情境,引出动滑轮和定滑轮的概念。三、实验探索提出问题:(1)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力?(2)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距离?(3)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是否改变力的方向?实验演示:注意事项:(1)拉动物体时要匀速;(2)使用定滑轮提升物体时,要重新调整弹簧测力计的零刻度;(3)测量距离时做好起点和终点的标记;(4)实验记录在表格内。组别物重G拉力F物体上升距离h(cm)绳子移动距离S(cm)大小方向定滑轮动滑轮实验结

3、论:定滑轮特点:不省距离也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特点:省力费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四、课堂检测1.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关于这个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D.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2.如图所示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3.定滑轮左端绳子下端挂着相同的重物,若在定滑轮右端的绳子自由端分别沿三个方向用力(如图所示),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F3,则()。

4、A.F1最大B.F2最大C.F3最大D.三个力一样大4.用滑轮按图甲、乙、丙所示三种不同方式,拉着同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是F1、F2、F3,则()。A.F1>F2>F3 B.F2>F3>F1 C.F2>F1>F3 D.F3>F1>F25.如图所示的三个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    。若滑轮的自重和摩擦不计,当分别沿力F1、F2和F3方向匀速提起同一物体时,则F1、F2、F3的大小关系是    。 6.某小组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提起钩码,如图(a)所示,再

5、分别用重力不同的动滑轮甲、乙、丙(G甲>G乙>G丙)缓慢提起相同钩码,如图(b)(c)(d)所示。请仔细观察图示的操作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归纳得出结论。(1)比较图(a)与(b)〔或(a)与(c),或(a)与(d)〕两图可得: 。 (2)比较图(b)(c)(d)三图可得: 。 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1)滑轮:边缘有凹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2)定滑轮:工作时,轴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3)动滑轮:工作时,轴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定滑轮虽然能改变里的方向,使我们工作方便,但不能省力;而动滑轮虽然能省力,但

6、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时经常感觉不便。怎么样才能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我们来看一下现实生活中人们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播放滑轮的应用的视频。二、实验探索滑轮的组装,有哪些组装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绕线,完成滑轮的组装。找出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与拉力的关系。结论:有几股绳子吊着物体,拉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几。归纳总结:1.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2.如果忽略动滑轮的自重、绳重及摩擦,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与重物的重力G之间的数量关系为F=1/n×G;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移动距离h的关系为s=

7、nh。方法点拨:当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端在动滑轮上;当n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端定在定滑轮上。三、课堂检测1..请你在图中画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2.小虎同学用滑轮组匀速提起重为600N的物体,如果不计摩擦力、动滑轮重力和绳子重力,则小虎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应为(  )A.600NB.400NC.300ND.200N3.练一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