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如何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苏教版

高考语文如何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苏教版

ID:29198047

大小:4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7

高考语文如何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苏教版_第1页
高考语文如何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苏教版_第2页
高考语文如何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苏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如何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语文如何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江苏省黄桥中学分校高考文学作品阅读考查愈来愈重视鉴赏评价的考查,而其中涉及的表达技巧作用的问题,也是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一个薄弱点,不少学生不清楚表达技巧的有关术语,至于作用就更是如坠云里,乱答一气,笔者根据近几年此类高考试题的命题角度,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总结如下。一、牢记技法术语,搭建鉴赏平台  表达技巧及作用要点解说高考题示例人称表达类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1问: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2005年高考湖北卷第20题)答:站在读者的立场上,唤起读者对土地对劳动的回忆,显得真实、亲切,便于引发读者共鸣。2问:作者主要用

2、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000年全国高考卷)答:将长城拟人化:A.便于与长城对话,B.便于抒发感情。第二人称呼告抒情,真实亲切,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表达情感更加强烈感人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修辞方法类比喻生动形象,化无形为有形1问: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05高考湖北卷第20题)答:通过拟人的手法写种植瓜菜,赋予他们以生命、以情感,显得生动形象。2问: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当中连续用了5个领取,其作用是什么?(98高考全国卷第29题)答: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运用反复的修辞手

3、法;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夸张使表达的感情更强烈,引发人们想象,突出事物的本质拟人描写生动,表达亲切,富有情趣,表意丰富对偶句式整齐,有节奏感排比一气呵成,增强气势,突出强调,说理使道理更加严密、透彻,抒情使情感更加淋漓尽致反复有气势,增强表达效果,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主旨反问表达鲜明,起强化作用设问吸引读者,启发思考有问有答,突出强调文章内容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肖像描写以形传神1问:第三段对于篝火燃烧的大段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05全国卷Ⅱ第17题。答:以火树银花烘托“夜空山影如魅”的摄人魂魄。2问:作者在叙写玉簪花的过程中,在第3自然段

4、中插叙了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有何作用?(98抒情)全国高考卷)答:作者插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意在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心理描写准确地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白描简笔勾勒环境或人物,简洁准确传神工笔细描精雕细刻,丝毫毕见,具体生动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题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表现手法类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1问: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

5、受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05年高考广东卷第17题)答: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渲染主观感受写壶口的黄河,好处有:一是给人如临其境的现场感;二是侧面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生命力。2问:请从取材和语言两方面,对本文作简要赏析。答:文章取材于众生活中“用日历”这样熟悉的小事,从中揭示生命的意义,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扬抑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或突出人物的思想情感渲染为情节发展营造氛围,将某一画面、形象或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以小见大“半瓣花上道人情”,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不

6、起眼的人和事,来透视一个人的灵魂,体现一个深刻的哲理。文章段落类   文章段开头开头段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设悬念1问:文章第一段写到了南北建筑与文化,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05高考重庆卷第18题)答:文章先从古代建筑与文化写起,不仅为写现代建筑做了很好的铺垫,丰厚了文章内容,而且使两者形成对照,使现代建筑特点更鲜明。2问:如果将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05高考辽宁卷第22落类题)答:最后一段深化主题,彰显文意,直接充分展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五百、两套烧饼”的叹息,将“烧饼”与“切梦刀”的价值比照,进一步消解了“

7、切梦刀”抚慰心灵、疗治伤痛的意义。3问: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05高考广东卷第16题)答:这样在段落内容的安排上形成对比,突出“壶口”黄河最有中国味,凸显主题,这样的安排能引领读者层层思考,不断深入,切中主题。过渡段承上启下伏笔悬念伏笔能推动文章情节发展,暗示事件的发展方向与结果,悬念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结尾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物象作用类1、勾连上下文线索的作用2、通过物对内容加以充实3、升化主旨4、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5、渲染气氛1问: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