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的课程学习导引 语文出版社

高二语文的课程学习导引 语文出版社

ID:29196695

大小:6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7

高二语文的课程学习导引 语文出版社_第1页
高二语文的课程学习导引 语文出版社_第2页
高二语文的课程学习导引 语文出版社_第3页
高二语文的课程学习导引 语文出版社_第4页
高二语文的课程学习导引 语文出版社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的课程学习导引 语文出版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语文的课程学习导引语文出版社一.本周教学内容:高二年级的课程学习导引[学习过程]一、本讲内容为文言文单元的第一课——《论修身》,在文本解读方面,需要准确理解课文中孔子关于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主要内容和修身的方法,进一步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精髓,加强自身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修养。在知识积累方面,继续学习、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学会辨析文言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在本课内容的学习中,要掌握重点的文言词语“穷、过、患、兴、滥、诛、诸、之、其”,注意与已经学习过的文言知识现象进行比较,加深理解和记忆。同时着重理解课文中关于修身养性的思想观点,感受作者崇高

2、的人格和坦荡的胸怀。导言国学大师钱穆在其临终随笔《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一文中谈到:“以过去世界文化之兴衰大略言之,西方文化一衰则不易再兴,而中国文化则屡仆屡起,故能绵延数千年不断,这可说,因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自古以来即能注意到不违背天,不违背自然,且又能与天命自然融合一体。我以为此下世界文化之归结,恐必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宗主。”(全文见附录2)的确,中华文化的足音与其他民族相较,显得格外悠远铿锵。“文化”常常呈现为一种深蕴于民族内部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或者常被更理性地定义为“一种由历史延续下来,被深深地植根于一个民族心中的,无论何时何地何种阶层都无须思索地信奉和认同,

3、并且在他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始终表现出来的传统精神。”在中华文化传统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根柢所在,那些两千多年前的智慧的思索可以超越时空,带给人以恒久的启迪。新课程语文版的第五册教材中,选取了《论语》《孟子》《庄子》《老子》中的若干篇章组成单元,那么我们的学习就从这些经典著作开始,一起领略古奥文字中的醇厚之味。第一讲《论修身》:精神自觉与“仁”的达成——修己以安人(一)孔子和《论语》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五五一年),一说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四七九年),终年七十二岁。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

4、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二)文本品读孔子所处的社会是动荡的社会,周王室已经无法恢复往日的权利和威信,孔子的仁道理想与当时的残酷现实间存在着巨大反差和尖锐冲突,因而热心救世的孔子常常会陷入危险的困境。但深厚的文化使命感和精神信仰,却支持他完成了继往开来的文化圣业。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几

5、组“修身”言论,可以从几个侧面折射出孔子对宇宙、社会和人本身的思考。(以下分析均结合每则言论进行,可以联系实际帮助理解。)1.真理对于生命的至高意义。人生是一个不断求真、慎德修行的过程。生命的最大实现在于获得真理。对于信念的坚守可以赋予人恒久的力量以超越苦难与困境,严酷的境遇并不能挫伤君子的精神与人格,如孔子对颜回的由衷赞叹:“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正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孔子就是在“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的信念中体味着内心的饱

6、满充实,呈现出达观诗意的生命态度。2.人的自我省察、对内心世界的不断追问可以打磨出真正的智勇。除了“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之外,《论语·里仁》中的“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以及《论语》开篇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等也同样强调了人与人的相知是有限的,而自我的省察才是人立足天地间而坦荡无愧的重要途径。有时自我的修正是痛苦的,然而逃避只能将人推离高尚的境界,从此与坦荡绝缘而难以成“仁”。3.“仁”的真谛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出自内心深处的一种对“人”的平等与亲切,《论语·雍也》中从正面论说了这个含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把“人”与“己”视如一

7、体的感情显然会引出一种“人”应当尊重“人”的观念。用这种以己推人的情感来建立伦理的基石,宽容、尊重、博爱的理念便支撑起了一个有条不紊、上下有序、协调和睦的理想社会。而又如《论语》中强调的“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乱德”,悖离了“仁”的行为自会在理想的社会景况中难以立足:“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4.君子气度尽管主要学说集中在政治论理学和社会伦理学领域,孔子却为以后几千年中国文化的成长树立了理想的人格范型。君子的谦逊、坦然、庄重的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