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174343
大小:50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7
《校友复旦大学学生郭炳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编者语:2011年10月16-21日,由教育部干训中心组织的“人民教育家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了研讨活动,作为本次论坛的压轴戏,高玉峰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最后一天进行。高玉峰校长在题为“教育:为了师生生命的幸福成长”的教育思想报告中通过生命教育这个视角,分析了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报告内容贴近社会实际,理论分析深刻,实施措施多样,效果显著,受到了与会专家和校长的阵阵掌声。u2010届校友、复旦大学学生郭炳璇听着高校长的阐述,作为一名曾经在邯郸一中聆听教诲的学生,脑海中浮现了很多关于母校的回忆。三年的母校生涯,
2、在我心底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我今天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宝贵财富。其中给我印象最深、也是我最为喜欢的一句话,便是母校的那句校训——“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这是所有走进一中校门学子聆听的第一课,她传递给我们这样一种信念:立德求知,幸福成长,成名成家。难以忘怀第一次主题教育班会。在班主任的鼓励下我说出了我的梦想。那一刻,我仿佛冲破了桎梏我内心的枷锁,一次近乎宣言式的发言,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给我追求梦想的脚步注入了无限的动力。类似的教育活动很多,如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德育大会以及名家讲座、业余党校培训、心理
3、健康咨询,这些都是珍贵的心灵鸡汤。在滋润我们的心田的同时,提醒我们牢记一中学生五项“核心品格”,并不断地警醒自己:如何做人,是否还有梦想,是否仍在追寻。难以忘怀快乐求知的学园氛围。课堂教学改革,让一中每个学生都有了一个team。班级划分出小组,小组成员上课面对面,在老师的指导下预习、讨论交流,新的idea的碰撞,总是出现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成为了每一节课的主人,智慧闪耀在课堂的每个瞬间,友谊之花在合作中生根发芽。这种新的课堂改变了我们被动学习的习惯,不仅让我们学会了在小组中与同伴之间的协作,更给了我们新的灵感
4、,使我们尽情感受知识生成的过程,享受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乐趣。为了不让每一名同学掉队,学校实施“全员导师制”,我们成为了任课教师的“研究生”,他们成为我们倾诉、求助的对象。记得高中时的我比较内向,与老师交流更是缺乏自信。导师便加强了和我交流的强度,每周我们都会见面,我会说说我最近的伤心或者是高兴,老师会说说对我最近表现的看法,并且提出建议。尤其在我陷入低谷时,导师会帮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地给我鼓励。“相信我,自信的你可以战胜一切”,这句话至今萦绕在我的耳旁,鼓励我在求学的道路上勤学笃思、奋勇前行。说到在一中,我
5、最喜欢的地方是图书馆。和我一样,很多一中的同学都十分喜欢去图书馆学习,在图书馆找一个靠窗户的位置,或者是借本书库里面的文学经典,或者是静下心来思考上课的遗留问题,或者是从书中找对生活产生的疑问的答案,日子都是那么的美好。当学习得有些疲倦的时候,抬头便能看到爬满实验楼的绿绿的爬山虎,心里一下子又开阔了许多。感谢一中的图书馆,不仅是因为那个地方留下了我很多奋斗的回忆,承载了很多一中学子的汗水。更重要的是,在图书馆里,我们能够去自由地寻找自己渴望得到的知识,更能够自主地去探寻一个问题的答案。而这种自由和自主为我们今后的学
6、术打下了最基础的基础。难以忘怀我们在一中校园的青春靓影。一中的舞台面向每一个热爱生活、充满激情的青春学子。演讲赛,让我走到台前,慷慨激昂地与同学交流;读书月,我把阅读《傲慢与偏见》的感受写下来,同大家分享文学的经典;话剧表演节,第一次做导演的我精心投入创作,力求为同学们奉献出佳作。科技文化艺术节上同学们展示的作品让我这个旁观者被科技的力量所吸引,结束后仍带着好奇的心情查阅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科学知识,受益匪浅。此外,校园采风社的同学们用精心编印的报刊向我们提供最一中的生活资讯,学生会的同学为校园的各大活动保驾护航,管乐
7、队、民乐队、舞蹈队、合唱团的同学们精心排练,在班主任节、新年音乐会上大放异彩。正是这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让一中的校园色彩斑斓、意气风发,同时也装点了我们的青春岁月,激发了我们创新、展示的兴趣和热情,让我们在进入大学之后,很快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生活。除了此类社团文化,很多日常化的项目都让我的课余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学校的大礼堂在每周末都会放映经典电影,这些电影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从科普到魔幻,从红色经典到西方励志电影,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加深了我们对历史、对生活的理解。我还想说的是学校定期举办的志愿者活动,高一
8、寒假我跟随党校的老师还有学长学姐们去帮助孤独老人打扫卫生迎接新年,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志愿者活动,在那次活动中,我深切地感受到这个社会需要我们去真诚地帮助他人,也体验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从那之后,我积极地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几乎所有的志愿者活动,到了大学也没有间断我的“志愿者生涯”。坚持每周去校外义务辅导农民工子弟,暑假还参加了云南的支教活动。我正在逐渐成长为一个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