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174255
大小:73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7
《岳麓外国语实验学校高二政治期末复习测试卷 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岳麓外国语实验学校高二政治期末复习测试卷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江苏华西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华西村发展的重要经验是“吃透两头”、“两头一致”。“吃透两头”就是“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两头一致”就是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老百姓保持一致。这体现了①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②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③综合与分析的辩证统一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在长期天气预报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其计算结果却发生很大的不同。在很多其它领域也发现了类似现象。对这类现象的研究形成了混沌学。回答:从哲学上
2、看,一种新的科学理论之所以能够发展相关的旧的科学理论,是由于它①能更广更深地反映客观规律②能反映旧理论不能反映的客观规律③创建了更普遍的客观规律④推翻了关于客观规律的理论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3、近年来,某地的洪水泛滥越来越严重,对民生危害越来越大。造成洪水泛滥的原因之一是人类活动增多所造成的地球环境破坏。从哲学上看①洪水与自然灾害之间存在本质的联系②改造自然,务必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③人类活动必将引起自然灾害的出现④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4、“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通过
3、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该市决定不建大广场大工程,而是投资400万元治理小街小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以“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来比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说明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B.意识是感觉的综合体现C.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5、图9画的是位少女,图10是位老妪,有人做过实验,让两组人分别看图9和图10、再共同看图11,看过图9的人认定图11是少女,看过图10的人认定是老妪。事实上,图11是图9和图10的结合,从中既可看出少女,也可看出老妪。图形欣赏产生的不同效果表明A.艺术欣赏的本质是感觉的集合 B.艺
4、术欣赏的内容因人而异C.艺术欣赏的效果受思维方式制约D.艺术欣赏的片面性总是不可避免的6、农民梁金牛在家乡采用美国NBA赛制举办农民篮球联赛,将“常规赛”安排在庙会日,“总决赛”放在春节期间,巧借传统文化的“东风”,愈办愈红火。此例说明①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主客观统一②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不可分③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④量的积累会引起事物质的变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某地农民过去误以为多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存在盲目施肥现象。现在,他们根据耕地的地力、肥力、肥效和作物需肥情况精确设计配方,对症施肥,效果显著。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认识要
5、透过现象达到本质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D.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8、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涵相同哲理的是A.一叶知秋B.盲人摸象C.坐井观天D.管中窥豹9、“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①③ B.②④C.②③D.①④10、“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这体现的哲理是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社会发展
6、规律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产能过剩在钢铁、水泥等行业显现。推动这些行业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控制新增产能,支持优势企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是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任务。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这说明①要善于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③要注意重量的变化、学会优化结构④搞好局部可以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12、某木地板销售商宣称,其所售
7、产品是由总部在欧洲的一家跨国公司生产的国际知名品牌。但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该产品的国际品牌身世纯属杜撰。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工商管理部门立案调查,各地市场纷纷停售,不少消费者要求退货。该销售商发布虚假信息导致的后果表明A.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事物B.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促进作用C.错误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D.错误意识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阻碍作用13、著名心理学家奥瑞·利欧斯说:“如果你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能够对感受进行调整,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都振作起来。”这段话蕴涵的哲学原理是A.事物的存在并非是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