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136360
大小:10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6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6).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6)班级:姓名:学号:课题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授课时间课时2主备人相金中内容标准复习要求教学方法讲练结合、问题探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法指导【课前诊断】1、.三元里人民自发抗英的直接原因是A.英军四处抢掠B.人民具有斗争传统C.清军屡次战败D.清政府动员抗英2赴俄谈判经过艰苦斗争终于迫使俄国归还伊犁的中国政府代表是()A左宗棠B李鸿章C、张之洞D曾纪泽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这首诗赞颂了()A、左宗棠收复新疆B曾纪泽收回伊犁C、刘永福南下抗法D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4下列事件按时间
2、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中俄签订《改订条约》②左宗棠收复新疆③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④曾纪泽出使俄国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④①③D、③①④②5黄海海战中,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将领是()A刘步蟾B、邓世昌C叶祖珪D丁汝昌61894年,清政府丧失黄海海域制海权的主要原因是()A李鸿章推行“避战自保”的方针B北洋舰队主力被歼灭C北洋舰队将领临阵脱逃D北洋舰队装备落后7假如你生活在1895年的台湾,你的爱国行动可能是参加哪个军队反抗日本侵略者()A左宝贵的部队B、义和团C、丁汝昌的部队D、刘永福、徐骧的军队8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A
3、、清政府安抚政策的结果B、义和团对中外反动派的正确认识C、当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D、当时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矛盾尖锐9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历程是()A、镇压—招抚—镇压B、招抚—镇压—利用C、利用—镇压—招抚D、招抚—利用—镇压10义和团运动的重要历史功绩是()A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B、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C、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计划D、促使一部分资产阶级维新派转向革命12345678910【整体感知】1.三元里人民抗英、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爱国官兵英勇抗日、台湾人民反割台、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事迹。2.通过爱国军民反抗外来侵
4、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不屈的斗争精神。【知识结构】1、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鸦片战争2、左宗棠收复新疆3、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甲午战争4、.义和团运动。【基础知识】一、.三元里抗英。——1841年,鸦片战争中(1)背景:清军战败,英军占据广州四方炮台,并四处掠夺之时。(2)性质: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反侵略的斗争(3)意义: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不畏强暴的爱国精神。二、左宗棠收复新疆。(1)背景:新疆危机。(2)过程:①1875年左宗棠受命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②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但俄国仍占领伊犁。③1881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收回伊犁,但仍丧失
5、一些领土和主权。④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省。三、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1)黄海海战:清军的广大爱国官兵表现出为保卫国家而誓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战斗结果是双方战成平局,但清政府避战求和,最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2)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是台湾军民自发的反抗日本侵占台湾的斗争。涌现出如邱逢甲、徐骧、刘永福等爱国志士和将领。战斗中表现出台湾军民誓死保家、捍卫领土主权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始终鼓励着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四.义和团运动:1898——1900年1、根本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2、直接原因:反洋教斗争3、兴起:1898
6、年兴起于山东,1899年秋,蔓延到山东、直隶的许多州县。4、口号——扶清灭洋5、政府政策:镇压——“诏抚”办法,企图加以控制和利用——剿杀6、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①义和团在廊坊、落垡抗击联军。②义和团在北京攻打外国使馆、西什库教堂。7、失败:慈禧太后在西逃途中下令铲除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义和团运动失败。8、意义:①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最大作用②沉重打击了清政府,暴露清政府的反动,加速了其灭亡的速度。9、失败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的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典型例题:1、材料一关于近年以来,时常讨论之“
7、瓜分中国”“扶清灭洋”口号:具有爱国性质;反映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扶清”容易使义和团放松对清朝封建统治者的警觉。“灭洋”虽然能够广泛动员群众参加反帝斗争,但是带有笼统排外的性质。一事,若以该国现刻武备之虚弱,财源之枯竭,政象之纷乱而论,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时机。现在所欲问者,只是各国对此问题,究取何种态度。俄国方面,因占领满洲之故,在最近期间,当可心满意足。假如现在法国进据云南,日本占领福建,英国取得长江流域一部分,德国占据山东,则中国方面实无力加以阻止。因此,我们对此问题,必须十分注意,倘或一旦列强对于瓜分之事,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