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136333
大小:1.22 M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6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能演练强化闯关:第十二单元第24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对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天命观,理解错误的是( )A.体现了孔子的“忠恕”之道B.更注重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体现了孔子思想的务实性D.是当时落后生产力的产物解析:选A。“忠恕”之道是孔子主张的实现“仁”的途径。“敬鬼神”体现了落后生产力下的鬼神观,“远之”而探究现实,体现了孔子思想的务实性。2.《史记·老子列传》载,当年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礼”的知识(下图)。老子对孔子说:“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下列哪句话体现了材料中老子的观点(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B.治大国如烹小鲜;无为而无不为C.人法地,地法天
2、,天法道,道法自然D.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解析:选C。“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是老子劝诫孔子的话,意思指在当时的乱世,应采取“避世”而不是积极“入世”的态度。这里有顺其自然的意思,是带有一定保守性的政治观点,和选项C顺其自然的观点类似。故本题选C。3.(2013·佛山质检)《汉书·艺文志》称先秦某一学派“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而不知别亲疏。”这一学派应是( )A.儒家 B.道家C.法家D.墨家解析:选D。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解题的关键是抓
3、住材料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判断。抓住材料中的“俭”“不知别亲疏”,“不知别亲疏”意指不知道区别亲疏,平等相待,即兼爱,因此答案选D。4.(2013·郑州模拟)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为“韩子”或“韩非子”。秦王嬴政读了他的文章后,极为赞赏。在其思想理论中,法、术、势是其主要核心,在下图中寓意“法”的应该是( )A.车轮B.车架C.马鞭D.马匹解析:选A。法是指由国君颁布的法令条文,术是指国君为了支配他的大臣,运用种种手段,势是指权位、势力。如果将韩非学说
4、比喻为一辆马车,那么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大致是:君主是驭手,臣民是拉车的马,势是打马的鞭子,法指车轮,术是控制马的两根缰绳。故选A项。5.“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继天立极’)。”下列为“戴上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 )A.孔子B.董仲舒C.王守仁D.李贽解析:选B。根据题干“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现象分析,属于“君权神授”思想的体现,由此分析提出这一思想的是汉代儒学家董仲舒。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礼”,王守仁是心学
5、的代表,李贽对君主专制思想进行了批判。6.(2013·广州模拟)两汉时期流行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这句谚语反映了当时( )A.科举取士深入人心B.儒家思想备受重视C.商品经济发展迅猛D.重农抑商思想严重解析:选B。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两汉时期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地位上升,形成引文中所述的谚语,体现出黄金不如儒家经典的观念,体现了儒家思想受到重视。科举制出现在隋朝,C、D两项与题干无关。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稷下学宫”是齐国君主在临淄稷门附近设立的学宫。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
6、个学派。各派学者们互相争辩、诘难、吸收,成为真正体现战国“百家争鸣”的典型。材料2:郝铁川《新民晚报》上撰文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今日我们需要的百家争鸣并无多少相同之处。第一,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参与者大都没有学术理念,与其说是百家争鸣,毋宁归为百家争宠,即“争”君主个人的“宠”。他们贡献的大都是帝王之术、治国之道,这些当然有其历史价值,但却把学术问题简单地政治化了。第二,战国时期的“百家”大都没有容忍不同学术见解的宽阔胸怀。传说孔子担任鲁国司寇七天,就杀了与自己意见不合的少正卯;孟子破口大骂道家杨朱和墨子“无君无父,禽兽也”;法家更是“焚书
7、坑儒”。与其说是百家争鸣,毋宁归为“百家叫骂”“百家残杀”。请回答:(1)结合材料1分析,稷下学宫的出现有何意义?(2)结合所学知识评论材料2的观点。(3)有学者认为,战国时期出现了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举例说明两者的表现及原因。解析:第(1)问,关键在于理解百家争鸣出现的时代背景;第(2)问,材料的观点是基本否定百家争鸣,要正确评价该观点,要结合对百家争鸣内容和影响来综合判断;第(3)问,关键是要把握“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含义。答案:(1)促进了百家争鸣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思想的解放。(2)材料2几乎完全否定了
8、百家争鸣,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应看到百家争鸣对思想解放的促进作用,看到百家思想的精华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3)民本思潮的表现:孟子主张实行“仁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