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ID:29133321

大小:5.85 MB

页数:88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成才之路·语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①第五课 荆轲刺秦王第二单元高考导航2学习目标3课前预习4课时作业6课堂互动5经典晨读1名著博览7经典晨读【注】①岱宗句:岱宗,泰山别称岱山,前人以之为五岳之首,所以叫做“岱宗”。夫如何,犹言“怎么样呢?”夫,语气助词。②齐鲁句:齐在泰山北,鲁在泰山南。句意谓在齐鲁两地都能见到青郁不尽的山色。③造化句:造化,大自然。钟,聚集。句意谓大自然把神奇秀美的景色都集中到了泰山。④阴阳句:阴,山北;阳,山南。割,剖分。极言泰山高耸入云,山阳面日,已晓;山阴光线未及,仍在昏暗中。⑤荡胸

2、句:山腰云气层叠,望之令人心胸开阔。⑥决眦句:决,张开。眦,眼眶。山高,望归鸟入山就势必决眦极目。⑦会当两句:诗人望见泰山的雄伟,于是产生了登山的愿望。会当,准备要,真应当,一定要的意思。【赏析】杜甫于735年到洛阳应进士考试未中,转而漫游齐、赵,此诗是游历山东时遥望泰山而作,诗歌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奇秀的景色,展示了杜甫少年时代的壮阔胸怀与抱负。诗的前四句描写泰山的巍峨雄伟。“岱宗夫如何?”看似是一般的设问,却传神地表达出诗人远望泰山时那种惊叹仰慕之情。“夫如何”,三字直管到“入归鸟”,此诗中“大开合也”(明,王嗣爽)。“齐鲁青

3、未了”一句别出心裁,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王嗣爽解释说,此句“语未必实,而用此状岳之高,真雄盖一世”。三、四两句是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割”字用得传神而奇险。五、六两句既是描写云鸟,又是展示诗人“襟怀之浩荡”和“眼界之开阔”(同上)。最后两句是写自己的望山之情和登山之志,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表达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登攀,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此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引起人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所在。高考导航(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原文在第四课上)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

4、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在平时注意积累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尤其是在课文和课文注释中出现的有关知识,然后结合文本中该词的含义进行认证分析,来确定正误。题中,A项关于“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

5、不相同”的说法是错误的。“首相”的意思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是大致相同的。【答案】A【命题立意】了解古代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

6、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可将各选项内容同文本相关意思进行比较,题中,C项错误在于“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的说法。根据文本“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的叙述,可知“调解”之说不当,应当是“谕以指意”,即

7、“把皇帝的意思告诉他们”,从而止息了边害。【答案】C【命题立意】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重点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和活用现象。2.把握故事情节,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课前预习3.一词多义(一)虚词(二)实词7.走近作者《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

8、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8.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