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113709
大小:3.29 M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历史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检测人民版选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观察下图,导致孔子“退而不仕”的主要原因是( )退而不仕,退修诗书A.其恢复礼治的主张无法得到统治者的支持B.官场的腐败使孔子失去从政的信心C.社会的动荡使许多文化典籍面临失传危险D.孔子找到实现政治抱负的最佳途径2.1989年9月,我国发行了《孔子诞生二千五百四十周年》纪念邮票,其中第一枚《杏坛讲学》,图案是孔子给弟子授课时的情景。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A.孔子收徒讲学继承了古代私学的传统B
2、.孔子开办私学宣告了官办教育的终结C.孔子在教学中创立了影响深远的方法D.孔子是春秋时代开办私学的唯一学者3.孔子一生最大的政治理想是( )A.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B.结束诸侯割据,统一国家C.加强君权,恢复礼治社会D.加强君权,建立法治社会4.下图著作是孔子思想精髓之所在,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佳作。我们从中可以读到(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③“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5.相较于基督教与佛教,儒家在中国既无教堂也无庙宇。但两千年来,其学说不仅居
3、中国学术思想的正统地位,而且深入基层,成为维系世道人心的社会规范,其主要原因是( )A.受古代帝王的尊崇与提倡B.普设孔庙,官方定期祭孔C.儒家经典是历代选官依据D.戏剧将忠孝观念普及于民6.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塔戈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7.要实现理想国的主张,柏拉图认为国家应该处于和谐状态,而实现和谐状态的关键是( )A.三个阶级要各具其德,各守其位B.逐步实现奴隶的全部解放C.国家统治者由“哲学家王”来担任D.改变希腊各种政体的一切弊
4、端8.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奴隶主的理想;资产阶级把永葆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他们的理想;无产阶级则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说明( )A.在阶级社会,理想具有阶级性B.他们的理想都是幻想C.每一时代的人们都有美好的愿望D.理想是虚无缥缈的东西9.下列关于亚里士多德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重蹈苏格拉底悲剧,被雅典公民大会判处死刑②一生追求真理,敢于挑战权威 ③是逍遥学派的创立者 ④在政治上倾向民主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亚里士多德被称作“所有真正思想家中的永恒巨人”,主要得益于他( )A.“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B.写成百科全书式的著
5、述C.博大精深的学识和思想D.从分析自然入手探求人的本质11.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共性包括( )①对知识孜孜以求,文化上多有建树 ②都努力将自己的政治理想付诸实施 ③都热衷于教育事业 ④都历经坎坷但不气馁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2.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在学生的毕业典礼上多次提到亚里士多德及其名言,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关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②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 ③两者都赞成奴隶制社会 ④两者的思想都反映了古希腊哲学对“人”的重视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
6、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
7、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请回答:(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12分)(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8分)14.在中西文化史上,孔子和柏拉图分别是东西方的思想文化巨人。探究二者思想的差异,对于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