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111085
大小:59.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2-16
《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有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有感从孩子走进学校的那一天起,作为家长,我们就有相当一部分精力随孩子一起与学校、与学校老师连接了起来,怎样做好家校结合成了摆在我们每位家长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看了书中第214页至221页的案例,针对如何对待老师对自己孩子的评价,我有一些心得。我们家长听到老师对孩子的不好评价时,经常缺乏冷静、理性分析,回家后不分青红皂白就训斥孩子,把责任全部推倒孩子身上,并且不容孩子辩解,这是非常错误的方式。老师反映的情况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有不当的地方,完全复制性的反馈给孩子,或者只相信老师不相
2、信孩子是忽视孩子的个体独立性的表现,只会激化矛盾,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但是也不能不放在心上,认为无所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作为家长,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家长的失职。无论对错,老师的任何评价都会是有原因的,都可能隐藏着教育的契机或者暗含着对孩子的伤害,不管不问就可能失去机会或者埋下隐患。孩子的问题出现是有潜伏期的,问题出现了,大多是长时间积累的爆发。得到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后,要用心去观察、了解孩子,看看老师反映的情况是不是客观真实的,如果是,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老师
3、反映的情况与孩子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应该怎么和老师沟通,怎样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不能只听孩子的,也不能只听老师的,在这个时候,家长充当的角色就是“法官”,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比如,老师反映孩子最近作业老是完不成,想想是不是孩子最近身体不舒服,家里有没有发生一些影响孩子写作业的事情,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了,还是作业就是太多了,其他孩子也存在完不成的情况,或者孩子最近课程学的吃力,作业不会做,甚至是孩子和老师产生逆反,故意不完成等等,找到了问题真正的原因所在,才能想出解决的好办法。“
4、亲其师,信其道。”无论孩子面临的是什么样的老师,作为家长,我们要引导孩子理解老师、尊重老师,这不仅仅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有利,更是培养孩子以后走向社会的必备的素质。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每个人都可能会面临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老师不是圣人,也是优点和缺点并存,不可能方方面面都做的完美无缺,让每个同学和家长都感到满意。如果孩子因老师对自己评价不当,而产生敌对心理,受伤害的还是孩子。当然,理解、尊重不是完全接纳,不是屈从,而是换角度思考而取得自己心理的平衡,使自己不受伤害。最好的教育结果应该是让孩子
5、成为他自己。在这方面,家长应该担负起主要的责任,因为你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才是实施因材施教的主阵地。六(1)班杨晨旭妈妈老师的批评有一次,女儿的班主任打电话给我说女儿的作业完成得很不认真,甚至把草稿打在了练习本上,叫我务必加强检查力度。当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第一个念头就是回去把老师的话复述一遍,并强调才开学不久就给老师不好的印象,以后很难再改变。晚饭后,看着女儿埋头写作业的小身影,我有点不忍心了,开始深吸几口气,试着调整自己的心态。我回想起《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上关于对待老师的批
6、评的几个小故事,其中一篇是兜兜上课不专心听讲,上课看窗外,老师要家长回去好好教育一下。兜兜的妈妈没有立刻进入教育模式,而是先问兜兜在窗外看到了什么,充满童趣的兜兜绘声绘色地向妈妈描绘了当时看到的一切,妈妈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他一番,并乘着他的兴致,让他把看见的景色记录下来,接着才切入正题,说到老师对他看窗外的看法,当兜兜有点沮丧惭愧时,她又鼓励起他来:“老师很关心你才会管你。”一时间,孩子又重新振作起来。于是我用平和的语气问女儿:“听老师说你把草稿写在练习本上了?”,女儿说那是她们小学时老师规定的,必须要
7、把算式列在旁边,“哦,那现在读初中了,老师的规定不一样了,我们以后别再列在旁边了,还有你的作业以后写完能早点给我看吗?给晚了,通常我们看完,你已经睡了都来不及讲解。”我拍拍她的背,仍然一团和气。她问是不是老师告她的状了,我说不是告状,只是家长和老师的正常沟通,我们的目的一致,都是要把你们这些小苗苗浇灌好,将来长成参天大树。女儿看着我,会心地点了点头。第二天,我向老师解释了女儿把算式列在练习本上的原因,并表示以后一定认真监督孩子的作业。从那以后,孩子的学习虽然一直不够理想,但作业的完成上还算认真,她自己
8、也从没因为学习成绩的不好而产生厌学情绪。批评时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尊重孩子是人性化管理的必须要求,只有孩子受到尊重,他们才会感到被重视,被激励,做事情才会发自内心,才愿意和父母老师打成一片,站在我们的立场,主动与我们沟通,探讨,完成我们交办的任务。六一班正向对待老师的评价自从孩子走进校门的那一天起,我就多了一个身份——“XXX家长”。这个身份将我随孩子一起与学校、与学校老师连接了起来。同时,“正向对待老师给予孩子的评价”,成为我做一个好家长的必修课。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