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108367
大小:13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16
《中医基础理论讲义 (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气、血、津液、神 细目一:精 1.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人体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人体之精的概念与古代哲学中的精概念有严格的区别:人体之精是人体生命的本原,古代哲学的精是宇宙万物的生成本原。 2.人体之精的功能 ①繁衍生命 ②濡养作用 ③化血作用 ④化气作用 ⑤化神作用 3.人体之精的分类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生殖之精 脏腑之精 细目二:气 1.人体之气的概念 气是人体
2、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人体之气的生成 ①生成之源 先天之气(元气):源于先天之精,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②与气生成的相关脏腑 3.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1)人体之气的运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升:气自下而上的运行 降:气自上而下的运行 出:气自内向外的运行 入:气自外向内的运行 气运动的意义 之气、谷气、清气的布散全身。 精、血、津液在体内的运行。 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与自然相联系
3、和适应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具体而言: 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 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 脾胃居中,为升降之枢纽; 六腑气机是降中寓升。 一般规律: 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气机失调”。 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称作“气机不畅”; 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称作“气滞”; 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称作“气逆”; 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称作“气陷”; 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称作“气脱”; 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称作“气闭
4、”。 (2)气化的概念和形式 概念: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形式: 精的生成、精化为气、精化为髓、精血同源互化、津液与血同源互化; 血的化生与其化气生神、津液的化生与其汗化尿、气的生成与代谢等。 4.人体之气的功能 推动与调控作用 温煦与凉润作用 防御作用 固摄作用 中介作用 推动作用 调控作用 气中属阴部分的减缓、抑制、宁静作用。 生理体现: ①抑制和减缓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 ②
5、抑制和宁静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 ③抑制和减缓精血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输布 ④抑制和宁静精神活动 病理表现:脏腑功能虚性亢奋,精气血津液的生成、输布、运行、代谢加快,消耗过多,精神亢奋,可见遗精、多汗、出血、烦躁、失眠等。 温煦和凉润作用 防御作用 含义:气的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同时驱除侵入人体病邪的作用。 生理体现:防御外邪入侵,同时驱除侵入人体病邪。 病理表现:易染疾病,病后难愈。 固摄作用 中介作用 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主要是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 5.人
6、体之气的分类 一身之气 元气 宗气 营气 卫气 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1)一身之气 含义:是活力很强、运行于全身的极细微物质,简称“人气”或“气”。 生成:先天之精化生为元气,水谷之精化生为谷气。 分布:行于脉中为营气,行于脉外为卫气;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聚于胸中者为宗气;分布于脏腑、经络者为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2)元气 含义: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 生成: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赖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的滋养补充。 分布:发于肾,以三焦为通路,循行全身,内而五
7、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 功能: 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 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3)宗气 含义: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又名膻中。 生成: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相结合而成。 分布:宗气聚于胸中,上出息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 生理功能: 上出于肺循喉咙而走息道——推动呼吸——与呼吸、语言、发声有关。 贯注心脉——推动血行——与气血运行、心搏的力量
8、及节律有关。 沿三焦下行于脐下丹田——资先天元气。 (4)营气 含义: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又称“营血”、“营阴”。 生成: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精微中之精华部分)。 分布:进入脉中,运行全身,内入脏腑,外达肢节,终而复始,营周不休。 生理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5)卫气 含义: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又称“卫阳”。 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