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1.2.2元素周期律课堂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 1.2.2元素周期律课堂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ID:29087765

大小:7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化学 1.2.2元素周期律课堂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化学 1.2.2元素周期律课堂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化学 1.2.2元素周期律课堂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化学 1.2.2元素周期律课堂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化学 1.2.2元素周期律课堂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1.2.2元素周期律课堂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时 元素周期律[基础过关]1.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原子量依次递增C.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2.根据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下列有关该元素原子的各项不能确定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最高正化合价3.下列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好的是(  )A.氯化氢B.氨C.磷化氢D.氟化氢4.A、B两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如果A原子半径比B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应是A强于BB.A

2、的气态氢化物比B的气态氢化物稳定C.A的金属性比B的金属性强D.A的阴离子比B的阴离子还原性弱5.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氟到碘,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B.因为铝原子比钠原子失去电子数目多,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C.在第三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D.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它们化学性质也完全相同6.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推断错误的是(  )A.氢氧化铍[Be(OH)2]的碱性比氢氧化镁弱B.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C.硫酸锶(SrSO4)是

3、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D.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7.短周期元素A、B、C、D的位置如下图所示,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的4倍,各元素对应的物质相互比较,其中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C>D>AB.单质的熔点:B>C,D>AC.最高正价:B>D=A>C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C,D>A8.X、Y、Z、W、R均是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YZWR①X、Y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作为呼吸面具中X2的来源 ②气

4、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mX>HmR>WHn ③Z、W、R分别与X形成的化合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④化合物YmX和YmR中,阳离子半径均大于阴离子半径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9.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元素代号XYZW原子半径/pm1601437066主要化合价+2+3+5、+3、-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元素的金属性X

5、究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实验步骤实验现象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②向新制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E.生成白色胶状沉

6、淀,继而沉淀消失⑥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F.生成淡黄色沉淀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研究________元素性质递变规律。(2)实验用品: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酚酞溶液等。仪器:①_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试管夹、胶头滴管、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火柴等。(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和①②的化学方程式及此实验的结论)实验内容①②③④⑤⑥实验现象(填A~F)①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简单解释上述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