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7秋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单元测评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单元测评岳麓版必修3(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孔子“作揖行礼”的画像曾以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该画像将中华文化的自信大方、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了世界。下列与孔子这一形象所代表的理念相吻合的是( )A.“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B.“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C.“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解析孔子作揖,传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与“和”的精神,体现的是儒家的思想道德规范。A项是墨家思想;B项是法家思想;D项
2、是道家思想;C项是孔子的言论,体现的是“仁”和“礼”的思想。答案C2.“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引自《庄子·人间世》)下列与此主张同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D.“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庄子·人间世》”可知此主张属于道家,D项中“有为”“难治”可推断其主张“无为”,这正是道家的代表性观点,故D项正确;A项出自儒家心学观点,B项属于法家观点,C项出自儒家荀子的观点,皆与材料观点不属于同一思想流派,故A、B、C三项错
3、误。答案D 3.“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解析材料认为施行仁政应该从“正经界”开始,确定土地的界限实际上是确定土地的归属,孟子认为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材料没有关于赋税、均贫富和君民关系的信息,A、B、D三项错误。答案C4.右图为范曾国画精品“竹林七贤”,所绘为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他们“皆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纵酒昏酣,遗落世事”。竹林七贤的人生价值观和处世准则
4、明显受到( )A.孔孟之道的影响B.老庄哲学的影响C.韩非思想的影响D.墨家学说的影响解析解读图片和材料信息,可知竹林七贤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狂放不羁,隐逸行乐。其人生价值观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老庄学说中“避世”思想的影响。答案B5.有学者评论某思想家时说:“以其对策,开创了儒家伦理政治理论步入政治殿堂的历史。”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黄宗羲解析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为汉武帝所接受,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儒家伦理政治理论步入政治殿堂”,故选B项。答案B6.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
5、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这种描写体现了( )A.佛教的因果循环B.法家的严刑峻法C.道家的无为而治D.儒家的天人感应解析本题考查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故事可知,上天对人间不公正的事会有所反应,这符合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都未体现。答案D7.它是当时中国有抱负、有思想的学术群体对现实社会问题以及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文化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他们在消化吸收佛道二教思想的基础上,对佛道二教展开了一种与孟子“辟杨墨”相类似的所谓“辟佛老”的文化攻势,力求解决汉末以来中国社会中极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它”指的
6、是( )A.孔子的“仁”和“礼”B.宋明理学C.“大一统”思想D.明末清初的民主思想解析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在消化吸收佛道二教……所谓‘辟佛老’的文化攻势,力求解决汉末以来中国社会中极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由所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是批判吸收佛道思想的产物,与材料相符,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8.学者李泽厚认为,后代的人们,从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指( )A.致良知B.天人感应C.“心即理也”的思想
7、D.存天理,灭人欲解析从材料“从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可见“朱熹的孔子”是指朱熹根据自身的需要来理解的孔子,故选择D项。A项为王阳明的思想,B项为董仲舒的思想,C项为陆九渊的思想。答案D9.黄宗羲评价某先贤时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 )A.老子B.荀子C.朱熹D.王阳明解析从材料“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说明该思想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