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历史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3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师用书 人民版必修2

2018版高中历史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3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师用书 人民版必修2

ID:29070664

大小:30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6

2018版高中历史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3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师用书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2018版高中历史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3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师用书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2018版高中历史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3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师用书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2018版高中历史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3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师用书 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2018版高中历史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3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师用书 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历史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3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师用书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1.重点:掌握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和特点。2.难点:苏联解体的原因。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教材整理1 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1)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2)1953年,斯大林的逝世为苏联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契机。2.经济改革(1)农业改革①措施: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鼓励大规模

2、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②结果:农业形势有所好转,后来因为瞎指挥和恶劣气候,农业再度出现危机。(2)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在经济上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3.政治改革(1)措施: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进行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活动。(2)结果: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赫鲁晓夫自身也陷入个人崇拜。4.意义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5.结果(1)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2)改革后期,各种矛盾日益突出,赫鲁晓夫被迫下台。教材整理2 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1.前

3、期改革(1)内容:对赫鲁晓夫的政策进行调整,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2)作用①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冲击。②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③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2.后期改革(1)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改革的步伐逐渐缓慢下来。(2)结果①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②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滋生和积聚,苏联陷入了困境。教材整理3 莫斯科落日(戈尔巴乔夫改革)1.经济改革(1)内容:制定“加速发展战略”,重视科技,用经济管理的方式代替行政命令。(2)结果

4、:改革难以奏效,将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2.政治改革(1)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2)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3)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3.影响(1)国家政局不稳,经济连年滑坡,思想领域极度混乱。民族问题严重,民族分裂运动愈演愈烈。(2)苏联解体①开始:1991年8月,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苏联由联盟变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②加速:“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国家政权发生质变。③解体: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签署,苏联完全解体。[轻巧识记] 苏联的社会主义

5、改革一个对象:斯大林模式。三次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四点措施:扩大自主权、改革经营管理制度、承认市场调节、实行政治“民主化”。[课中思考] 结合以前所学内容和本课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苏联解体的原因的认识。【提示】 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民族矛盾越来越严重。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向。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斯大林逝世后,

6、其后继者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是由于各种问题积重难返,苏联的改革步履艰难,效果不大。2.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却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3.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重点,促进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但苏联的经济发展也因此陷于停滞。4.1991年,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中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改革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自我完善。探究点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比较 史料解读史料一 (赫鲁晓夫提出)在最近十年(

7、1961—1970年)里,苏联在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在第二个十年(1971—1980年)结束时……苏联将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完全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将在下一个时期完成。——齐世荣《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抓住史料中关键信息:“在最近十年(1961—1970年)里……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美国”。史料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

8、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第三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史料反映了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三个阶段,抓住史料中关键信息:“20世纪70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