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047583
大小:9.43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2-16
《《海湾大桥说明书》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说明书1、概述湛江海湾大桥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湛江海湾大桥和改建S373线(原省道塘企线1990,吴川市塘尾至雷州市企水镇)黄坡至雷州路段,分为湛江海湾大桥及其连接线一期工程和连接线二期工程。湛江海湾大桥及其连接线一期工程为塘尾至湛江市海滨路路段,其中湛江海湾大桥是省道S373线经湛江市区路段中的一座公路特大桥;二期工程则是连接湛江市、雷州市之间的路段。本项目即为湛江海湾大桥连接线二期工程,目的是为了配合湛江海湾大桥的建设,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湛江海湾大桥及其连接线一期工程连接国道G325线,将吴川市塘尾与湛江市霞山区连接起来;二期工程是将湛江市与雷州市连接并接上国道G207线。该项目将成为
2、海南、雷州半岛地区沟通湛江、广州方向的公路主干线,使往返于湛江市霞山区与雷州市之间的车辆缩短里程约25km,海南省、雷州半岛地区将可通过本项目便捷地沟通珠江三角洲,比原路线缩短里程近40km。该项目是一项带动湛江市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湛江市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重要项目之一。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酝酿海湾大桥的建设,并在1992年起开展筹建工作,目前湛江海湾大桥一期工程正进行施工。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于2004年4月完成了湛江海湾大桥连接线二期工程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粤发改交[2005]1001号文“关于湛江海湾大桥连接线二期工程调整建
3、设方案和投资主体的核准意见”批准了该项目的建设方案。2006年5月,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通过投标承担了本项目的勘察设计任务。1.1任务依据1.交通部部颁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2.《湛江海湾大桥连接线二期工程勘察设计合同》;3.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粤发改交[2005]1001号文“关于湛江海湾大桥连接线二期工程调整建设方案和投资主体的核准意见》”4.《湛江海湾大桥连接线二期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编本)。1.2设计标准根据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工程可行性研究补充报告,本项目设计标准为:1.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Km/h,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6.0m;2.
4、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3.特大桥设计洪水频率为1/300,其它构造物及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4.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根据交通部《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89)的相关规定,线路构造物不需进行地震强度和稳定性验算,但按Ⅷ度进行设防;主要技术标准表1-1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技术指标1公路等级一级公路2设计速度km/h1003路基宽度(整体式)m264平曲线一般(极限)最小半径m700(400)5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最小半径m40006停车视距m1607最大纵坡%48最短坡长m2509凸型竖曲线一般(极限)最小半径m10000(6500)10凹型竖曲线一般(极限)最小半径m45
5、00(3000)11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12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它桥梁及路基1/1001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5.其它技术标准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B01—2003)有关规定执行。1.3对工可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初测及初步设计主要是根据湛江海湾大桥连接线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补充报告及专家组意见实施,路线推荐方案及比较方案均没有超出工可批复的路线走廊带,只是局部路段根据本次勘察结果并结合湛江市交通局重点工程指挥部及沿线地方政府的意见作了必要的调整。总的来说,本段路线的走向、起终点位置、技术标准、建设规模等均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执行,
6、没有重大变更。1.4初测、初勘简况1.4.1勘察过程及质量控制收到本项目中标通知书后,我院立即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成立了“湛江海湾大桥连接线二期工程测设项目部”。项目部根据本项目的特点,进行了测设人员、设备、技术等的准备工作。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按总工办事先指导会议的精神和质量体系的管理要求,建立质量活动档案,制定了《初测暂行规定》、《项目工作大纲》和创优措施。2006年5月17日~18日,项目部技术人员在深入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招标文件的基础上,对全线进行踏勘,并在1/1万图上拟订了路线方案。5月20日,项目部测量人员开始进行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5月27日
7、开始了1/2000地形图测量,6月底地形图测量工作结束。测设项目部勘察设计人员于2006年5月24日进驻工地,开始全面的外业勘察和数据收集工作,至2006年6月底基本完成了本段的初测工作。在此期间,测设人员按照初测、初步设计深度要求,全面收集了沿线测区内的地形、地质、水文、江河、铁路、公路、桥梁、机场、文物、城建、土地、规划、经济、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等方面的资料,根据1/2000地形图,对路线方案进行了反复的优化与调整,全面开展了中桩施放和桥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