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语文仿真卷(一)

201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语文仿真卷(一)

ID:29042079

大小:14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16

201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语文仿真卷(一)_第1页
201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语文仿真卷(一)_第2页
201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语文仿真卷(一)_第3页
201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语文仿真卷(一)_第4页
201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语文仿真卷(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语文仿真卷(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语文(一)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2、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阅读题一、(2018届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高三质量监测)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唐代既是墓志创作的鼎盛期,也是墓志文体的重要变革期。唐代文学全面繁荣,多种文体均获得了长足发展,这为唐代墓志文体吸收其他文体之长提供了便利条件。而墓志文体发展至初唐,逐渐固定为单一、程式化的叙述范式,内容多歌功颂德,浮泛空洞,实用性与叙事性有余而抒情性不足。体式既定,难出新意,因而招致追求个性张扬、崇尚革新

3、的唐代文人的强烈批判,激发出他们变革墓志文体的创新意识。而唐代文人往往多体兼擅,亦是唐代墓志文体得以顺利完成自我更新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墓志虽也称颂逝者,抒发哀悼之情,但侧重叙述逝者的生平事迹;而哀祭文虽也追记逝者的生平,但偏重于述哀,抒情色彩更为浓厚。唐代墓志文体多方借鉴了哀祭文悼亡述哀的抒情方式,使这一时期的墓志由传统的以叙述墓主生平事功为主,逐渐转变为叙述与抒情并重,极大地增强了墓志这一实用文体的情感张力。此外,唐代墓志经常借用哀祭文擅长运用议论的手法,以宣泄沉痛的悼亡情感,激起读者的共鸣,增强艺术感染力,深化作品的情感内蕴。无怪乎储欣盛赞韩愈《李元宾墓志铭》“铭词与《祭十二郎》

4、相埒(等同),皆言有穷而情不可终”。虽然储欣此言仅是说明二文因采用同一修辞手法,而达到了近乎一致的艺术感染力,但这可作为唐代墓志借鉴哀祭文的有力证据。唐代墓志作家在墓志撰写过程中,有意纠正六朝以来墓志创作逐渐千人一面、缺乏人物个性的弊端,往往借鉴史传的人物形象塑造、唐传奇事实性虚构之法。墓志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传记,并非单纯的史实记录,它还需要表现传主的个性特征,彰显传主的精神风貌。也就是说,除史实的真实之外,传记还可以带有某种程度的虚构的真实,亦即叙述的真实。例如杜牧的《唐故进士龚轺墓志》,二鬼诱使龚轺坠马而亡的叙写,奇幻而多姿,极具戏剧效果。墓志作为一种应用于丧葬活动的实用文体,不

5、仅有记载墓主家世及生平经历的序文,而且也有颂扬墓主功业德行的铭文。墓志的铭文部分一般采用四言韵语的形式对序文内容进行综括,以抒发伤悼之情。但墓志发展至唐代,富于创新精神的墓志作家们丰富了铭文部分的变化,四言之外,三言、五言、七言、杂言、骚体均有,如《王氏殇女墓志》等,这无疑是对诗歌艺术体式的吸纳。(选自李秀敏《唐代墓志铭:风流难掩社稷功》,略有删改)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促进了墓志文体的创新和变革,助推墓志创作走向鼎盛时期。B.为了增强情感张力和艺术感染力,唐墓志借鉴了哀祭文擅长用议论宣泄情感的手法。C.唐代墓志借鉴虚构之法,不再

6、以史实记录的方式进行创作,力求凸显人物个性风貌。D.唐代墓志作家敢于创新,丰富了墓志的语言变化,全文出现了三言、五言和杂言形式。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从外部条件和作者素养方面,分析了唐代墓志文体发展更新的重要原因。B.文章从哀祭文、史传文、传奇和诗歌方面,论述了不同文体之长对唐代墓志的影响。C.文章提出问题后,横向展开论述,并在每个论述部分后提供了实例作为议论的支撑。D.本文以唐代墓志与其他文体互渗为视角,分析唐代墓志演变,为墓志发展提供证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没有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唐代墓志文

7、体或许还将长期缓慢发展或者停滞不前。B.墓志文体范式逐渐僵化、内容逐渐趋同,唐代文人出于创新意识而有意做出了纠正。C.唐代墓志借鉴了哀祭文悼亡述哀的方式,从传统的歌功颂德,转变为叙述抒情并重。D.从唐代墓志的发展来看,抒情方式、叙述方式以及语言形式对文学发展有一定影响。(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清河坊俞平伯①山水是美妙的俦侣,而街市是最亲切的。我们追念某地时,山水的清音,其浮涌于灵府间的数和度量每不敌城市的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