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语文仿真卷(五)

201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语文仿真卷(五)

ID:29041676

大小:96.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16

201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语文仿真卷(五)_第1页
201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语文仿真卷(五)_第2页
201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语文仿真卷(五)_第3页
201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语文仿真卷(五)_第4页
201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语文仿真卷(五)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语文仿真卷(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语文(五)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

2、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大地伦理的诗性建构“大地伦理”是著名的生态学者阿尔多·利奥波德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立足点在于重新审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主张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必须扩大到包括对自然界本身的关心,道德上的权利概念应当扩大到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应该确认它们(植物、动物、水和土壤)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用生态批评的眼光来打量,中国现代乡土

3、小说普遍具有鲜明的“大地伦理”情怀,表现出明显的“反工业化”的倾向。从根本上说,这类小说以批判封建宗法制为旨归,以重构一种人性的、田园牧歌的诗意乡土为内在诉求,表现出对大地的脉脉深情,实质是对“以农为本”的传统民族心理的现代性回应。这一特性,客观上固然是由乡土小说自身的形成机制所决定的,“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换过程中,两种文明的激烈冲突使人们获得了观照传统农业文化的新视野……乡土文学也从此才真正具有了独特的意义”;而主观上则是受到写作者内在情感的制约。现代乡土小说的书写对象是农业文明形态的宗法制乡村,其最大的特点是人对土地的依赖,正如费孝通所指出那样:“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

4、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这种强烈的依附关系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人对天地自然的原生态情感——依赖、敬畏。现代乡土作家尽管大多是已从农村走出来的新型知识分子,尽管他们在写作时已获得反思、批判传统文化的思想武器,但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土地情结始终或显在或潜在地影响着他们在文字中流淌的情感走向,从而形成了独具时代色彩的“双透视角”:一方面,在近现代西方先进思想的烛照下,作家们已清晰地看到封建宗法制如何造成古老乡土的衰败腐旧,农民的蒙昧困顿;另一方面,生于兹长于兹的故土情怀又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只是单纯的旁观者、审视者、批判者,回忆、怀念、眷恋等情愫不时溢上笔端。因而,他们的笔触常常不自觉地游走

5、于现代性的批判与传统式的乡土眷顾之间,这种“分裂式”的写作视角在乡土小说中极为普遍,既有对封建宗法制的批判,也表现出回归诗意乡土的反工业化倾向。20年代以来形成的乡土小说,虽然主流观念是批判封建宗法制,但作家们的根基是建立在农业文明之上的,对于乡村、土地、自然不可掩饰地表现出或潜在或明显的情感倾向。在他们的笔下,前工业时代的自然崇拜观念得以延续,表现出对以土地为象征的非人类世界的尊崇,是对“大地伦理”理论的生动诠释。(节选自农为平《从生态批评视阈看现代乡土小说的生态性》)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地伦理”主张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必须扩

6、大到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B.从生态批评视角看,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普遍具有鲜明的“大地伦理”情怀。C.现代乡土小说以农业文明形态的宗法制为书写对象,突出人对土地的依赖。D.乡土小说中“分裂式”的写作视角极为普遍,诗意地表现了反工业化倾向。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大地伦理”作为理论依据,对“中国现代乡土小说”进行相关剖析。B.文中第二段文字,阐述中国现代乡土小说表现出明显的“反工业化”的倾向。C.引用费孝通的话,增强文章说服力,是为了说明人对土地有着强烈的依附性。D.文章采用总分的结构,先明确“大地伦理”的这一概念,再论述“反工业化”。

7、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地伦理”这一重要概念,需要以重新审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作为立足点。B.要重构一种人性的、田园牧歌的诗意乡土,作品必须表现出对大地的脉脉深情。C.人对天地自然的原生态情感——依赖、敬畏,源于人对土地的强烈的依附关系。D.现代乡土作家独具时代色彩的“双透视角”,是受集体无意识的土地情结影响。(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城市的空间周闻道  每当回家,我便有一种踏实的感觉,那感觉牢牢地贴在心口。家里的门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