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7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测评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期末测评(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1.(2015·广东广州中考)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及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 A.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B.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作为燃料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为保护气D.石灰石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可用于制备生石灰2.(2016·湖南常德中考)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年提升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大C.积极倡导“低碳”行动的目的是消除大气温室效应D.大气中的氧气
2、含量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能保持相对稳定3.(2015·四川乐山中考)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 )A.过氧化氢:H2O2B.碳酸钠:NaCO3C.硫酸铝:AlSO4D.氯化铁:FeCl24.(2015·湖南株洲中考)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C )5.(2016·山东济宁中考)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C )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 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 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6.(2016·广东茂名中考)下列鉴别空气、氧
3、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中,正确的是(D )A.闻气味B.观察颜色C.加入澄清石灰水D.插入燃着的木条7.(2016·江苏宿迁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可能会发生变化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C.化合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D.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8.导学号38404157(2016·浙江杭州中考)中国科学院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高性能锂空气电池,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2Li+O2Li2O2,已知锂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反应物锂是金属单质B
4、.该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C.Li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9.在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D )x S 硫32.06 ○+xA.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b=8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2个电子生成S2-C.在硫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D.一个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g10.导学号38404158(2015·贵州黔东南中考)下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D )A.充分反应后,乙的质量+丙的质量=甲的质量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5、乙的C.此化学反应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反映了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1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实验室常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B.二氧化碳用于人工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呈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D.二氧化碳能用于制作碳酸饮料,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一瓶气体中,木条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12.导学号38404159(2016·河南中考)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
6、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X的化学式为COB.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14∶9二、填空及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2分)13.导学号38404160(6分)(2016·湖北宜昌中考)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以水为原料生产氢气的方法有多种。方法Ⅰ:电解水法。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 。 方法Ⅱ:光解水法。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在新型高效光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水在通过并接触催化剂表面时,分解的微观过程用示意图表示如下(“”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催化剂)。
7、则水分解微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①④②⑤③ (填数字序号)。上述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氢原子和氧原子 。 14.导学号38404161(10分)(2016·福建福州中考)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混合物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氮分子 (填名称)。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C (填标号)。 (3)从变化角度:已知:常压下,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