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037669
大小:20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6
《对我国推行丰田生产方式过程中的认识和实践的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我国推行丰田生产方式过程中的认识和实践的反思作者:凌国良,马庆国,陈金荣(浙江大学)通过本文,我们可以认识到我国的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与日本丰田生产方式的差距在那里,赶上和超越日本制造企业能否实现——在于我们的观念、管理方法。我国企业学习、引进丰田生产方式已有二十多年,但丰田生产方式一直没有真正在中国企业生根、开花、结果。究其原因,中国企业普遍对丰田生产方式缺乏全面系统的正确认识,对导入推行丰田生产方式产生许多误解。在日本持续不景气的严峻环境下,丰田汽车公司却持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销售额和利润都连
2、年占据日本第一,而且保持连年增长,创历史新高,人均生产率和人均利润在世界500强的前10名中都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这使得日本社会再次关注丰田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希望借助丰田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使日本的经济走出困境。值得深思的是,丰田生产方式引起世人重视之时,往往是企业社会发生危机之时。比如丰田生产方式就是在丰田汽车公司经历了上世纪50年代濒临破产的危机后开始逐步建立起来,并在持续的、自觉的危机意识中发展起来的。进入上世纪90年代直到现在,日本经历了长期的经济不景气,使得日本社会再一次认识丰田生产方式,
3、意识到对丰田生产方式所内涵的规律的研究还是很不够的,社会对其的认识和接受还很不够,应用的范围还不够广。日本社会和企业况且如此,中国对丰田生产方式的研究了解就更不够。所以,十分有必要系统地完整地研究丰田生产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推行丰田生产方式过程中的认识和实践进行全面反思。1、缺乏超越世界一流水平的精神和信念2000年1月,郭重庆院士发表文章《中国制造业企业缺少什么?》指出:“振兴我国制造业决不仅仅只是一个‘先进制造技术’问题,更不是一个CIMS问题,振兴我国制造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疲于整天跟
4、着外国人跑,而疏远了我们安身立命的制造业基础,炒作洋概念的学术风气实在不是一条振兴我国制造业的技术路线。中国企业的问题主要出自缺乏一种民族精神、一种经营理念。日本能在短短的30年中赶上欧美工业发达国家,与其说是日本依靠了物质力量,不如说依靠了一种精神力量,重文化、重纪律、重群体、重功利的民族精神,日本企业调动了最根本的资源——员工的能动性,不完全是靠物质刺激,而是靠群体成就感,韩国正步其后尘。‘精益生产’的企业经营理念是日本成为新的世界制造业霸主的基础,缺了这个理念的支持,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没有
5、‘魂’的。”这段话深刻指出了中国制造业企业最缺的是精神和理念。许多人认为丰田生产方式是不适合中国企业的,中国企业没有条件导入丰田生产方式,一句话,人家丰田汽车公司水平这么高了,我们做不到。这固然有对丰田生产方式不够了解的缘故,但主要是在精神上已被击倒了。无能为力了也就不用去深入了解丰田生产方式到底是什么了。如果有要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精神,就一定会千方百计地去学习了解当今世界公认的冠军企业的做法,不仅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去吸收,而且要有超越。就像一支运动队伍,要成为世界冠军队伍,一定要瞄准现在世界的冠亚军
6、等一流队伍,进行超越性训练。这种训练是超强度的,而且要持续不断地长期作战,需要有一种必胜的精神和信念去支撑。而中国企业在与国际强手相比水平差距悬殊的情况下,如何像丰田汽车公司在上世纪50年代一样,在远远落后于美国的情况,树立起超越美国的信念和目标,树立起用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在自己的各个领域超越世界一流水平的精神和信念,这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中国企业和企业领导人所最缺的。2、普遍对丰田生产方式缺乏全面系统的正确认识,对导入推行丰田生产方式产生许多误解尽管从丰田生产方式介绍到中国开始,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
7、的历史,但这种认识都是一种间接的认识,目前为止的绝大多数文章都是对丰田生产方式成熟体系的研究介绍,缺乏对丰田生产方式的形成过程的研究,所以对丰田生产方式的认识和介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当人们在阅读研究这些著作时,就会有自己的一种想象和理解。比如说对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之一——自动化。笔者在一汽、南汽做调研咨询时,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动化技术要花很多钱,要搞自动化的技术人才才行。企业对自动化的概念很少有正确的认识,只是想象中的和看到的一般的自动化。一汽解放是我国最早推行丰田生产方式的企业,去年8月,他们
8、一位刚深入日本企业生产线考察回来的干部说到,以前一直以为自动化是很复杂、很先进的装置,但通过考察,想不到自动化装置有许多是非常简单有效的装置,我们自己动脑动手就能做到的。有一位研究丰田生产方式的中国管理专家,即使到了丰田汽车公司考察以后,还是对自动化的概念没有完全理解,因为短时间的考察,看到的是自动化程度已很高的生产线,有许多许多简单的自动化装置镶嵌在生产线中没有看到,所以还是很难体验到。如果认识不到自动化的真正涵义和做法,在实践中就难以推行。类似的概念理解错误的现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