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测评(a)语文版必修3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测评(a)语文版必修3

ID:29028475

大小:11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6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测评(a)语文版必修3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测评(a)语文版必修3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测评(a)语文版必修3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测评(a)语文版必修3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测评(a)语文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测评(a)语文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测评(A)(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园囿/原宥  噱头/戏谑  风光旖旎/迤逦不绝B.缫丝/围剿蜕变/颓唐笑靥如花/因噎废食C.丝绦/绦虫请帖/字帖徇私舞弊/逊色不少D.怂恿/甬道挟持/采撷推诿扯皮/相貌猥琐解析:A项,yòu,xué/xuè,yǐ;B项,sāo/jiǎo,tuì/tuí,yè/yē;C项,tāo,tiě/tiè,xùn;D项,yǒnɡ,xié,wěi。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A.憔悴 膻腥 放冷剑 乘坐火车 不落窠臼B.殆尽 篱笆 假慈悲 九州大地 一愁莫展C.苟且 松弛 捋胡须 唉声叹气 川流不息D.祭奠 结盟 迷魂汤 一幅对联 天翻地覆解析:A项,“剑”应为“箭”;B项,“愁”应为“筹”;D项,“幅”应为“副”。答案:C3.下面均是摘自宋代词人的词句,按词风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⑤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

3、谁堪摘。A.①③⑥/②④⑤     B.①②③⑤/④⑥C.①③④/②⑤⑥D.①③⑤⑥/②④解析:A项,前一组为婉约词,后一组为豪放词。答案:A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时时徜徉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天地里,   最细微的感情,   耐人寻味的思想,   铿锵的节奏、宛转悠扬的韵律,   言外不尽的神韵,更   于诗人们对大自然叹为观止的描画。 A.领略  体会  感受  捉摸  陶醉B.捉摸感受领略体会陶醉C.领略体会捉摸陶醉感受D.体会捉摸感受领略陶醉解析:这组词语的选择,主要考虑该词与其后宾语

4、的搭配。如“感情”只能用“体会”,意思是“体验领会”,而其他词语都不合适。答案:D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论“以文为诗”朱自清为什么到了宋代才有诗文分界的问题呢?这有很长的历史。原来古代只有诗和史的分别,古代所谓“文”,包括这两者而言。此外有“辞”“言”“语”。但这些都没有明划的分界,诗与史相混,从《雅》《颂》可见。诗、史、辞和言、语相混,从《老子》《庄子》等书内不时夹杂着韵语可见。至于汉代称为《楚辞》的屈、宋诸作,不用说更近于诗了。汉代是个赋的时代,那时所谓“文”或“文章”便指赋而

5、言。汉代又是个乐府时代,假如赋可以说是霸主,乐府便是附庸了。乐府是诗,赋也可以说是诗,班固《两都赋序》第一句便说:“或曰:‘赋者,古诗之流也。’”赋出于《楚辞》和《荀子》的《赋篇》,性质多近于诗的《雅》《颂》,以颂美朝廷、描写事物为主,抒情的不多。晋以后的发展,才渐渐转向抒情一路,到六朝为极盛。按现在说,汉赋里可以说是散文比诗多。所谓骈体实在是赋的支与流裔,而骈体按我们说,也是散文的一部分,这可见出赋的散文性是多么大。赋是诗与散文的混合物,那么,汉人所谓“文”或“文章”,也是诗与散文的混合物了。乐府以叙事为主,但其中不缺少抒

6、情的成分。它发展到汉末,萌芽了抒情的五言诗。可是纯粹的抒情的五言诗,是成立在魏、晋间的阮籍的手里,他的意境却几乎全是《楚辞》的影响。魏、晋、六朝是骈体文和五言诗的时代,但这时代还只有“文”“笔”的分别,没有“诗”“文”的分别。“有韵者文”,“无韵者笔”,是当时的“常言”。赋和诗都是“文”,和汉人意见其实一样。另一义却便不同:有对偶、谐声的抒情作品是“文”,骈体的章奏与散体的著述是“笔”。这个说法还得将诗和赋都包括在“文”里,不过加上骈体的一部分罢了。唐代的诗有了划时代的发展,所以当时人特别强调“诗”“笔”的分别。杜牧有“杜诗

7、韩笔愁来读”的句子,可见唐一代都只注意这一个分别。杜牧称韩愈的散体为“笔”,似乎只看做著述,不以“文”论。韩愈和他的弟子们却称那种散体为“古文”,韩愈创作那种散体古文,想取骈体而代之,也是划时代。他的努力是将散体从“笔”升格到“文”里去,所以称为“古文”。他所谓“文”,似乎将诗、赋、骈体、散体都包括在内,一面却有意扬弃了“笔”的名称。唐人连韩愈和他的追随者在内,都还没有想到诗文的对立上去。宋代古文大盛,散体成了正宗。骈体不论是抒情的应用的,也都附在散体里,统于“文”这一个名称之下。王应麟《困学纪闻》有评应用文的(骈体居大多数

8、),虽分评,却都称为“文”,这个“文”的含义,正是韩愈的理想的实现。这样,“笔”既并入“文”里,“文笔”“诗笔”的分别,自然不切用了,于是诗文的分别便应运代兴。诗文的分别看来似乎容易,似乎只消说是“有韵者诗,无韵者文”就成了。可是不然,宋人将诗从文里分出,却留着辞赋,似乎自己找麻烦,但一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