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2 神权下的自我课堂达标 人民版必修3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2 神权下的自我课堂达标 人民版必修3

ID:29017575

大小:7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6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2 神权下的自我课堂达标 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2 神权下的自我课堂达标 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2 神权下的自我课堂达标 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2 神权下的自我课堂达标 人民版必修3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2 神权下的自我课堂达标 人民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6.2神权下的自我课堂达标人民版必修31.章太炎在《革命之道德》中说:“彼意大利之中兴,且以文学复古为之前导,汉学亦然,其于种族,固有益无损已。”这里的文学复古指的是 (  )A.宗教改革  B.智者运动C.文艺复兴  D.人权主义思潮【解析】选C。文中关键词是“意大利之中兴”及“文学复古”,即可判断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故C与题意相符。2.(2016·南京高二检测)“人具有高贵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人的行为像天使,人的智慧像天神。”这段话反映的思想是 (  )A.专制主义B.教权主义C.神学世界观D.人文主义【解析

2、】选D。材料强调的是人的核心和主导地位,体现的是人文主义精神。3.(2016·北京学业水平测试)薄伽丘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齐名,享有“人曲”的美誉。对该作品主题表述准确的是 (  )A.倡导社会契约  B.主张民主政治C.肯定人的价值   D.反对宗教信仰【解析】选C。《十日谈》与《神曲》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其内容中均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故选C。A、B未体现,这两部作品并不反对宗教信仰。4.(2016·海南学业水平测试)《蒙娜丽莎》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神秘微笑”。她嘴角上一丝淡淡的微笑,悄悄地在脸上掠过,像一缕清风漾起涟漪,充满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喜悦。

3、该作品蕴含了 (  )A.蒙昧主义B.禁欲主义C.人文主义D.理性主义【解析】选C。从材料信息“《蒙娜丽莎》”及“充满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喜悦”,可知这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故C与题意相符。【补偿训练】但丁《神曲》中有“日夜在那里用基督的名义做着买卖”“使世界陷入悲惨的境地”“到处断绝上帝赐给人民的面包”等。其体现的本质是 (  )A.他对神学思想进行了深刻批判B.他把斗争的矛头对准了封建君主C.他无情地抨击了封建教会和教士D.他对贵族的贪婪和腐败深恶痛绝【解析】选C。“用基督的名义做着买卖”“断绝上帝赐给人民的面包”体现了对封建教会和教士的辛辣批判,C正确。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

4、表人物,斗争矛头并未对准封建君主,B错误。A、D不能体现“实质”。5.(2016·北京学业水平测试)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开欧洲宗教改革序幕的是 (  )A.莎士比亚   B.马丁·路德   C.加尔文     D.康德【解析】选B。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一场关于赎罪券的辩论,揭开了德国宗教改革的序幕。德国宗教改革引发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宗教改革。【补偿训练】1517年,德国维登堡教堂的大门口张贴了马丁·路德批判教会的文章,文章中写道:“只要真诚忏悔,不购买赎罪券也可以免罪。”这就像火花落进了火药桶,整个德国爆炸开了。“爆炸”是指发生了 (  )A.文艺复兴运动 

5、   B.宗教改革运动C.启蒙运动D.德国王朝战争【解析】选B。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从关键信息“1517年”“马丁·路德”可知是宗教改革。6.(2016·湖南学业水平测试)随着16世纪宗教改革的兴起,欧洲形成了一些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教派,统称新教。下列不属于新教的是 (  )A.东正教B.加尔文教C.路德教D.英国国教【解析】选A。东正教属于基督教的分支,东部基督教称为东正教,故不属于新教。【补偿训练】英国哲学家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B.“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增加的

6、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利”【解析】选A。宗教改革时期强调“因信称义”,即只要内心信仰就可以得到上帝的拯救,故A符合题意。【深化点拨】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马丁·路德强调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让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每个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虔诚和信仰使自己摆脱“罪恶”,不需要教会做中介。它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民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从而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

7、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保罗·富尔《文艺复兴》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材料三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路德选集》(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以薄伽丘的《十日谈》为例,说明文艺复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