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011115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5
《对中医药科普工作的思考与建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中医药科普工作的思考与建议□甘肃省中医院李盛华近年来,中医药科普宣传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有调查显示,目前国人对中医科普的认知度普遍偏低;加之近来出现的盲从于一些所谓的中医养生专家现象,给社会和民众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留给我们的思考是长期的,教训也是深刻的。因此,切实做好中医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广大民众对中医的认知度,重建适合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土壤已成为当务之急[1-2]。笔者多年来除致力于临床、科研、医院管理之外,在中医药科普方面也有一些涉猎,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就加强中医药科普宣传工作谈几点个人看
2、法和建议:1加强中医药科普人才队伍建设1.1提高中医药科普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现有的中医药科普人员主要包括中医药科技工作者、中医药科普创作人员、中医药报刊和中医药科普读物的记者及编辑、中医药科普场馆的展览设计制作人员、中医药科普活动的策划和经营管理人员、中医药科普理论研究工作者[2]。目前这些科普工作者大多毕业于中医院校,长期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虽然中医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但均未接受过正规中医药科普知识的教育,对于中医药科普宣介工作方法掌握不够,中医药科普知识不够全面,今后应加强对中医药科普工作人员
3、在此方面的培训。1.2将中医药科普人才培养纳入院校教育目前,存在着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科普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大与中医科普宣介工作人员相对较少,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矛盾,而且这一矛盾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应在中医药院校设立中医药科普课程或院系,用以专门培养一批跨学科的从事中医药科普传播、科普创作和理论研究的高层次人才,以适应市场化进程和现代传媒业发展的需要。此外,在小、中学教材的修订时增加中医药科普方面的内容,同时可组织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者、中医专家、教育家、历史学家和科普工作者等联合编写
4、包括中医药在内的教材,将中医药科普融入常规教育中。1.3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医药科普需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单凭中医药科普工作者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发动群众的力量,发展城市社区、乡村科普志愿者、宣传员,组织一批能够在基层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的志愿者队伍。2加强公众传播体系建设2.1建设各级中医药科普宣传机构目前各省、市、县均有科协的分支机构,但均没有针对中医药或以推介中医药的部门或机构,此外各级中医药学会大多没有专门从事中医药科普宣介的分会或专业委员会。因此建议各级科协和各
5、级中医药学会设立专门从事中医药宣介工作的机构或分会(专业委员会)。2.2加大大众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在综合类的期刊、报纸和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上设立中医药科普专题、专栏、专版或频道,或增加播出时间、版面,提高质量和水平,尤其是中医药报纸、期刊[3]。同时要不断提高编辑创作水平,针对人民群众的不同需求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中医药精品科普栏目、节目、网站,以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如中央电视台2套《健康之路》栏目,中央电视台4套《中华医药》栏目、《今日关注》栏目,中央电视台10套《探索与发现》栏目,河南卫视“河南名医”
6、栏目等。但同时应该注意规范大众媒体的健康宣教,避免出现“张悟本现象”。2.3出版科普读物,制作影视作品组织中医药科普专家撰写浅显易懂满足各个层次需求的科普读物,同时在经济上给予一定补助,使出版社免费或较低的价格提供给图书发行部门,并拓展科普出版物的发行渠道,使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也能在不花钱或花很少的钱的情况下读到中医药科普读物。此外,还可以采用市场机制与政府支持相结合的手段,推出一批中医药科普影视作品、精品专题栏目和动漫作品。2.4其他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年”“中医药科普宣传月”“中医药科普宣传周”“中医药科普
7、宣传日”“中医药科普三下乡”“中医药科普西部行”“中医药科普大篷车”等等活动或形式向人民群众宣传中医药科普知识,同时要注意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建立科普活动集中宣传机制,突出重点,强化特色,确保实效,形成地方和部门联动、集中性和经常性活动相结合的长效机制[4]。3推进中医药科普宣介基础设施建设3.1推进中医药科普馆建设科技馆、自然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站)、社区科普工作室(站)、科普画廊(橱窗)、科普基地等科普设施是我国面向公众进行科普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基础设施。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场馆,通过
8、报告、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易于参与、接受的中医药科普活动,以普及中医药科技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根据提高我国公众科学素质的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中医药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和《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明确科普设施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分布、规模和建设方式等,加强对各类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规范和指导。通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