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九上差不多先生传教案

22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九上差不多先生传教案

ID:28977657

大小:5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5

22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九上差不多先生传教案_第1页
22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九上差不多先生传教案_第2页
22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九上差不多先生传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22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九上差不多先生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60云盘资源论坛:http://www.pantb.com分享各行各业的资源差不多先生传玉华中学徐红一、教学目标:1.理解作品对国人敷衍塞责、麻木自欺的劣根性的批判和警醒。2.体会作品以人物传记形式成文对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3.了解讽刺的艺术手法。说明:鲁迅先生曾指出“中国四万万的民众害着一种毛病,病源就是那个马马虎虎”,胡适先生也以其敏锐的目光发现了这一点,于是塑造了“差不多先生”这一人物形象,针砭国人敷衍苟且的态度,并以此警示国人。初三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能领会作者“批判”之意,但能否站在“揭示国民劣根性并以此警示国人”的高

2、度去认识,则有待教师进一步引导。所以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之一是“理解作品对国人敷衍塞责、麻木自欺的劣根性的批判和警醒。”“差不多先生”是作者虚构的人物,但作者却特意选择人物传记的形式来写作,这样写正是为了增强“差不多先生”这个人物的真实性,使读者有更加真切的感受。这一形式,能够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不认真”的态度并不是微不足道、无足轻重的,这种“不认真”已经是国人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性,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使中国走向衰亡。所以,本文确定的教学目标之二是“体会作品采用人物传记的形式对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对差不多先生,作者是持批判态度

3、的,但通篇却没有批判,有的是调侃与讥讽,这是本文的艺术特色之一,即运用了“讽刺”的艺术手法。而且本文课后的知识卡片就是介绍“讽刺”这种艺术手法,这是本课教学必须落实的一个知识点,因此将教学目标之三确定为“了解讽刺的艺术手法。”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品味文章幽默讽刺的语言,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2难点:理解作品对国人敷衍塞责、麻木自欺的劣根性的批判和警醒。说明:从学情看,学生对于“讽刺”的理解多停留于概念,因此重点是在文本语句的品读中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讽刺语言的幽默与犀利。九年级的学生能把握作者对差不多先生的批判,但

4、对于作者所揭示的国民劣根性以及对世人的警醒作用缺少认识,故为难点。三、教学时间:1教时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作者情况介绍关注资源微信公众号"pantbcom"360云盘资源论坛:http://www.pantb.com分享各行各业的资源二、感知课文教师提问:作者借这篇小说想表达什么?1.学生散读课文。2.学生交流。三、再读课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师预设问题:1.胡适选取了哪些事例来反映差不多先生的“差不多”思想?2.为什么要写这么多事情?这些事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3.这篇文章不是人物传记,作者为何以人物

5、传记的形式写这篇文章?1.学生自读课文。2.学生思考并交流。3.学生讨论、交流,进一步体会作者以人物传记成文的意图。四、赏析文章的写作特点请学生找出文中具有讽刺意味的语言,并加以分析。学生批注并交流,朗读相关语句。五、思维拓展提问:我们自己或周围还有没有“差不多先生”现象呢?学生思考、交流。六、课堂小结教师总结七、作业布置二选一1.文中还有多处讽刺性的语言,请找出一处进行赏析。2.表达:请学生反思在自己学习、生活中是否也存在某种陋习和口头禅,比如“我不行”、“不关我事”等,根据本文仿写《我不行先生传》、《不关我事先生传》。要求

6、:(1)抓住人物性格特征和典型事件。(2)尝试运用夸张、反语来增加语言的讽刺效果。(3)字数不限。学生课后完成作业。关注资源微信公众号"pantbcom"360云盘资源论坛:http://www.pantb.com分享各行各业的资源关注资源微信公众号"pantbco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