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949461
大小:59.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15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预习纲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预习纲要第一单元一、词语招牌 担忧 急切 惧怕 环境 知趣 光顾 恐怕 充足 理由 屋檐 其实 支撑 鼓励 环绕 娱乐 感叹 周游 思考 品味 片段 忽略意义 方式 窃读 炒菜 锅勺 饥饿 踮起 皱眉 一碗 酸痛 某种书柜 伴侣 盒子 零件 背诵 一趟 经历 选择 欣赏 续编 倾盆大雨 毫不犹豫 饥肠辘辘 滚瓜烂熟 流光溢彩 不求甚解津津有味 天长日久 如醉如痴 浮想联翩 囫囵吞枣 悲欢离合牵肠挂肚 如饥似渴 不言而喻 千篇一律 别出心裁 与众不同大显身手 心安理得 念念不忘 呕心沥血
2、造句:津津有味 囫囵吞枣 如饥似渴 别出心裁 呕心沥血二、默写内容1、《走遍天下书为侣》中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书的方法(第七自然段)。2、日积月累中的读书名言。补充(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2)书是营养面包。-----鲁迅(3)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4)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三、课文理解精品《窃读记》 林海音1、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这句话将“我”比作一匹饿狼,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2、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
3、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3、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这句话通过神态和心理不一致地对比描写,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的程度。4、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她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与智慧。5、“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吃饭长大”指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
4、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走遍天下书为侣》1、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这是一个比喻句,作者将书喻为朋友和家,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喜爱,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百读不厌。2、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3、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作者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读书方式、方法,收获也是独特的。以自己的方式阅读,对书有独到的见解,才能使书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 第二单元一、词语洛阳榆树河畔帐篷一缕幽芳忧愁
5、漂泊唯独顿时慈祥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埋葬腮边鱼鳃甚至丝绸呜咽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所谓梳理衰老珍藏手绢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颇负盛名香飘十里守望相助愁眉苦脸泪眼蒙眬不甚在意精品二、默写内容1、《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2、《梅花魂》中外祖父赞美梅花秉性的段落(第13自然段)。3、日积月累思乡诗句。补充:(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唐代王维《山中送别》(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宋代秦观《浣溪沙》)三、课文理解1、《古诗词三首》诗词的意思要会说,诗词下方的注释要记住。2、“
6、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香气的浓郁。3、“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个“浸”字,说明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4、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是母亲内心的感受,因为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和母亲朝夕相处的,有着深厚的感情,她是用心体味两地桂花,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受。 第三单元一、词语目前 上腭 哺乳 退化 垂直 经验 判断 胎生 特征 寿命 珍贵 急促 报警 盗窃 犯罪 嫌疑 金属 银行 图纸 即使 规定窗帘 保持 噪音 废水 集中 处理 对付 研制 奇迹 齿鲸 肥猪
7、过滤肚子 心肺 高矮 夹丝 博物馆 粘在一起 安然无恙 藕断丝连 古往今来 庞然大物 恍然大悟 气象万千造句:安然无恙 藕断丝连 恍然大悟二、带“然”的词语庞然大物 恍然大悟 安然无恙 索然无味 怡然自得 三、背诵内容精品日积月累的《四时之风》四、课文理解1、重点文章《鲸》和《新型玻璃》中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要能找出,并能判断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主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2、《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