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污染菌的研究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污染菌的研究

ID:28939387

大小:1.54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2-15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污染菌的研究_第1页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污染菌的研究_第2页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污染菌的研究_第3页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污染菌的研究_第4页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污染菌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污染菌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污染菌的研究摘要从杏鲍菇工厂中患病的杏鲍菇上分离到了2个菌株(指定为S1,S2),接种至种包中,产生了同样的病变。根据革兰氏染色和生化检验结果,初步鉴这两个菌株为假单胞菌属。进一步对其生理生化特性,分析16SrRNA序列,鉴定S1为Pseudomonasputida,S2为Pseudomonasmarginais。关键词:生化检验杏鲍菇16SrRNA基因PseudomonasputidaPseudomonasmarginaisAbstractInplacesofproduct

2、ionbacteriawererepeatedlyisolated.Fromtheselesionstwobacterialstrains(designatedS1,S2)vaccinationtothepackages,thenproducethesamekindofillness.ResultsofGramstainandbiochemicaltestspreliminarilyidentifiedtheseisolatesasPseudomonas.Physiologicalandbioc

3、hemicalproperties,analysisofthe16SrRNAsequences,identifiedS1asPseudomonasputida.Pseudomonas,andS2asPseudomonasmarginais.KeywordsFlammulinavelutipes.PleurotusEryngii.Pseudomonasputida.Pseudomonasmarginais.16SrRNAgene.目录1.引言11.1课题研究背景11.2课题国外研究状况11.3常见

4、细菌病害21.4课题主要研究内容22.材料与方法32.1主要仪器和培养基32.1.1主要仪器32.1.2主要培养基32.2病原菌的分离纯化42.3病原菌的形态观察及染色72.4病原菌的生理生化性状72.4.1葡萄糖氧化发酵作用的测定32.4.2氧化酶42.4.3色素的产生42.4.4接触酶42.4.5甲基红试验(M.R.试验)52.4.6乙酰甲基甲醇试验(V.P.试验)52.4.7产生吲哚试验52.4.8水解七叶灵62.4.9明胶水解62.4.10水解淀粉62.4.11反硝化作用72.4.12硝

5、酸盐还原试验72.4.13碳源的利用82.4.14卵磷脂酶测定82.4.15精氨酸双水解反应82.5运动性的检查72.616SrDNA序列测定与分析72.6.1变性82.6.2PCR扩增82.6.3测序82.7抑菌剂的筛选93.结果与分析103.1病原菌的固体培养特征103.2病原菌的个体形态特征113.316SrDNA序列分析133.3.1菌株S1的16SrDNA序列分析133.3.2菌株S2的16SrDNA序列分析143.4病原菌的生理生化性状173.4.1菌株S1的生理生化特征173.4.

6、2菌株S2的生理生化特征183.5抑菌剂的筛选20参考文献20致谢211.引言1.1课题研究背景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日名“雪茸”隶属于伞菌目(AgaricaIes),侧耳科(Pleurotaceae),侧耳属(Pleurotus)。杏鲍菇以其“香味浓郁似杏仁、味道鲜美如鲍鱼一而得名,子实体硕大粗壮、营养丰富、菌柄洁白、菌肉肥厚、质地脆嫩,既可保鲜加工,又可与鱼、肉等合一烹饪,是近年来中国重点开发的珍稀菇种之一[1]。近年在杏鲍菇工厂化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污染菌,有些菇农种植的

7、杏鲍菇其污染率超过了50%以上,杏鲍菇生产因污染菌造成的损失达亿元以上。目前在杏鲍菇栽培过程中,一些细菌性病害已成为生产中的一大障碍,严重时几乎全部失败。多年来,我们研究对造成杏鲍菇病害的细菌对指导食用菌生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提高杏鲍菇栽培的产量、质量和效益发挥了很大作用。1.2课题国外研究状况细菌性病害的报道最早是1926年,但病原的确定则在30年代初,E.B.Lambert和Bull首先鉴定了蘑菇细菌性斑点病的病原菌为托拉斯荧光假单孢杆菌。后来美国、法国、丹麦、英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

8、等国相继报道,并推广用漂白粉水溶液进行防治。由于蘑菇细菌性病害分布广、危害重,1982年在英垦的温室作物研究所召开了细菌性斑点病的国际会议,专门讨论蘑菇细菌性病害问题。此后,有关细菌性斑点病的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展开。其中英国学者W.C.Wong和T.F.Preece连续发表多篇论文,包括用人工接种方法确定菇蕾表面形成菌落的细荫数量和菇蕾直径大小与症状出现的关系、多种杀菌剂对病原细菌的作用及其对子实体的毒害、次氯酸钠防治细菌性斑点病的有效浓度等。比利时学者M.GOOT等人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分离到的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