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829338
大小:3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4
《第三章 基本概念.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三章基本概念概念,是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可以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的和本质的特征。 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事物的共同点加以概括,便成为该类事物的概念。定向行走课程中的基本概念,指盲生学习走向与行走所要涉及到的室外环境、人的形体结构、身体动作、方向方位、时间空间距离等有关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视力残疾对盲生认识客观事物障碍很大,严重地影响了他们对某些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如果盲生不能正确掌握这些与定向行走有密切联系的基本概念,就很难做到准确地定向和安全地行走。因此,基本概念的教学作为定向行走课程的基础部分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节 室外环绕概念
2、 室外环境概念,指校园内室外某些与定向行走有直接关联的路面、常备设施和自然状况。 一、校园路况 校园路况,指校园内道路的状况。 新入学盲生所要了解校园路况的概念,包括主要道路的通向、路面的形状、路面的质地等。 (-)道路通向 校园内通往各区域和场所主要道路的布局。盲生首先要形成: 1.校门和生活区之间的路况。 2.校门和教学区之间的路况。 3.生活区和教学区之间的路况。 (二)路面形状 路面的形状,简称“路形”。盲生了解路形概念,不仅便于走向,也利于行走的安全。 1.直路 没有方向改变的路面,为“直路”。 2弯路
3、 逐渐改变行进方向的路面,为“弯路”。 3.转弯路 一次改变行进方向的路面,为“转弯路”。 教学建议: (l)结合本校路形的具体情况进行实地教学,以使学生对有关路形加深理解和感受。 (2)本校不具备的路形,应以模型进行触摸教学。 (三)路面质地 路面质地,指铺设道路表面的材料。 不同质地的路面,可使盲生产生不同的感觉。 1.柏油路 以沥青铺设的路面,为“柏油路”。 柏油路宽阔平整,但在炎热的阳光照射下易于融软,甚至粘脚。因此,柏油路面上常铺有一层沙粒。 2.水泥路 以水泥铺设的路面,为“水泥路”。 水泥路的路面坚实
4、平坦,有等距离的胀缩间维。 3.混合土路 以水泥、沙土、煤灰渣等混合夯实铺设的路面,为“混合土路”。 混合土路的路面较为平坦坚实,但时有坑凹或砂粒。 教学建议: (1)带领学生在校园内不同质地的路面行走,以体验不同质地路面的感受。 (2)指导学生掌握校内不同质地路面的方位。 二、常备设施 (一)校门 出入学校的大门,为“校门”。校门口处设有传达室并有值班人员。 (二)通道 校园内通往宿舍、教学及其他区域供人和车辆运行的路,为“通道” (三)过道 连接两处短距离的小路,为“过道”。 (四)墙 用砖、石或土等筑成的屏障和
5、建筑物的外围,为“墙”。如校园的围墙、房屋的外壁等。 (五)栅栏 用铁条、木条等做成圈定区域的护栏,为“栅栏”。如花圃周围的围栏。 三、自然状况 (一)花草 1.花 花为野生或种植的草本植物,花冠色泽鲜艳,气味芳香。小范围人工培植花卉的地方,为“花圃”“花坛”。不同的花种具有不同的香味和颜色,盲生在校园内可凭借花香或颜色判定方位。 2.草 草也是野生或种植的草本植物,绿色,无香味。人工修整成平坦的草地,为“草坪”;野生的杂草,为“草丛”。 (二)树木 1.灌木 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校园内多以栽植灌木修整成局部围屏。 2.
6、乔木 高大而单棵的木本植物,树干粗壮高大,树冠连有树枝和树叶。 教学建议: (l)结合本校园的室外环境,进行有关常备设施和自然状况的具体概念教学。 (2)概念教学一定要使学生接触实物,以便具体识别和分辨。 (3)对某些特殊位置的实物概念,要求学生记住其特点和方位,以便作定向的线索或行走的路标。第二节 形体和动作概念 盲生能否准确定向和顺利行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确定自己在环境中的方位和自身行为的有关动作。因此,盲生掌握自身形体和有关动作的概念是学习定向与行走的基础。 一、自身形体 自身形体,指自己身体外部形态结构。 人体的外部形态是由
7、头部、颈部、躯干、上肢和下肢五大部分所构成。 (-)头部 头部,俗称“脑袋”。 头部位于身体的最上端,包括耳、鼻、眼、嘴等器官。 (二)颈部 颈部,俗称“脖子”。 颈部位于头下,连接躯干。 (三)躯干 躯干,是胸部、背部和腹部、腰部的统称。 躯干是身体的中枢,胸部和背部通过肩关节连接上肢;腹部和腰部通过髋关节连接下肢。 (四)上肢 上肢,指左臂和右臂。 上肢分别由上臂(肩)、前臂(肘)和手(腕、手掌、手背、手指:拇措、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所构成。 (五)下肢 下肢,指左腿和右腿。 下肢分别由大腿(胯、臀)、小
8、腿(膝)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