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766562
大小:43.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4
《6.11 追及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0追及问题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理解有关追及问题的术语,学会分析追及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追及问题求路程的解题方法。 2.让学生模拟追及问题中两个物体的运动过程,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3.培养学生细致的审题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追及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解题思路的分析。教学难点:分析追及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追及问题中速度差、追及时间和路程差之间的关系。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大家还记得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兔子由于自己的骄傲,轻敌,
2、在途中打瞌睡,最后输给了慢吞吞的乌龟。今天,小兔子厚着脸皮又来到乌龟家,对小乌龟说:“记得我们的父辈曾进行过一场举世瞩目的龟兔赛跑,由于父亲的骄傲,竟输给了慢吞吞的乌龟,唉!这一直是我们兔子家族的耻辱。乌龟老弟,你敢不敢接受挑战,我们再比一场,我可以让你先跑16分钟,谁先到谁赢。”亲爱的同学们,如果兔子每分钟要跑200米,乌龟每分钟跑40米,全部路程为2000米,兔子能够赢得比赛吗?生:分别算出它们所用的时间,兔子2000÷200=10(分)乌龟2000÷40=50(分)乌龟比兔子多用50-10=40分,所
3、以提前16分钟不能赢。师:那你们能算出什么时候兔子追上乌龟吗?生A:当兔子追上乌龟,乌龟比兔子多走了16分钟,但路程相同,可以列方程解决。生B:我们也可以看当兔子出发时,离乌龟有多远,兔子每分钟能追上乌龟(200-40)米,看需要追上多少个(200-40)米。4 师:在两个速度的行进过程中,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的情况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重点问题。我们叫它——追及问题。(板书:同时出发,同向而行——追及。)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行程问题中另一类特殊问题“追及问题”(板书:追及问题) 二、思维
4、探索(建立知识模型)展示例题:例1:小奥在一辆公共汽车上发现,这辆公共汽车后面大约100米处有一辆小汽车向公共汽车追来。小奥爸爸问他:假如公共汽车每秒行10米,小轿车每秒行15米,小汽车能追上公共汽车吗?如果能,大约需要多少秒?师:小汽车能追上公共汽车吗?(能)为什么?什么情况下追不上?生:小汽车速度比公共汽车快,如果后面的速度小于等于前面的速度就追不上。师:你能用我们刚刚讨论过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小组讨论,代表回答。生1:可以列方程,小汽车的路程-公汽的路程=100米。设时间为x,有15x-10x=10
5、0生2:小汽车每分钟追上公共汽车快(15-10)米,共需要时间100÷(15-10),师:这个就是我们解决追及问题的一个基本关系式板书小结:追及路程(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展示例题:例2:小强和小英从相距80米的两地同时同向行走,小英在前面每分钟走50米,小强在后面追她,4分钟后小强追上小英,问小强每分钟走多少米?师:你从题中知道了什么?生1:已知小强和小英相距80米,这是追及路程。还知到4分钟后小强追上小英即知道追及时间。还有小英的速度生2:先根据“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可求出2人速度差4,再用小
6、英的速度加速度差就是小英的速度。师:为什么是小英的速度加速度差而不是减速度差呢?生:小强是追及的人且追上,他的速度比小英快。生独立完成,是平价小结板书小结:速度差=追及路程(路程差)÷追及时间。 三、思维拓展(知识模型拓展)展示例题:例3:明明步行上学,每分钟行70米,明明离家12分钟后,爸爸发现明明的数学书忘在家里了。爸爸便骑车去追,每分钟骑280米,爸爸出发多少分钟后能追上明明?追上时,爸爸走了多少米?师:题中已知条件有哪些?根据这些条件还能求出什么?生:已知明明和爸爸的速度可求出速度差。师:
7、那么有追及路程吗?(展示ppt帮助分析)生:追及路程是明明提前的12分钟的路程。师:大家能算出来爸爸出发多少分钟后能追上明明吗?学生尝试解题,小组讨论完成,教师评价。师:此时爸爸的路程呢?(提示学生看图)生:就是爸爸在追上明明的过程中走的路程,已知爸爸的速度和所走时间可以算出来。生小组完成,师巡视评价小结 板书小结:追及路程要看追及发生时到完成时两人之间的路程差。展示例题:例4:学校和博物馆相距16千米,小红和小玉从学校骑自行车去博物馆参观,小红的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小玉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当小红走了
8、3千米后小玉才出发,当小玉追上小红时,距博物馆还有多远?师:题中已知条件有哪些?根据这些条件还能求出什么?生:已知追及路程和速度和可求出追及时间。4师:那么怎样求距博物馆还有多远呢?(展示ppt)生:可以先算出当小玉追上小红时已走的路程,再用总路程减去已走的路程。师:大家算出当小玉追上小红时已走的路程吗?和我们上题方式是不是一样?学生尝试解题,小组讨论完成,教师评价小结。 四、融汇贯通(知识模型的运用)展示例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