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756348
大小:22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4
《2016_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一二三四得分第一部分(1~6题22分)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7分)(1)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2)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3),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5)江山代有才人出,。(赵翼《论诗》)(6)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凉州词》)(7),长河落日圆。(王
2、维《使至塞上》)2.选出书写不全正确的一项。(3分)()A.花圃嫉妒深邃人声鼎沸B.班斓磐石祈祷义愤填鹰C.幽寂盔甲懊悔鞠躬尽瘁D.崎岖亘古澎湃锲而不舍3.选出加点词注音有误的一项。(3分)()A.确凿(záo)桑葚(shèn)人迹罕(hǎn)至B.蝉蜕(tuì)倜傥(tǎng)九曲(qū)连环C.骊(lí)歌讪(shàn)笑铤(tǐng)而走险D.哺(fǔ)育炽(chì)热鲜(xiān)为人知4.选出说法有错误的的一项。(3分)( )A.《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B.《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作者是南朝宋文学家刘
3、义庆。C.《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D.《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创作的自传体三部曲。5.阅读下面的文字,用自己的话概括句意。(3分)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第一句:概写木兰十年来的征战生活{第二句:第三句:6.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1)(2)题。(3分)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刚好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这个残
4、暴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十分得意的。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1)写出这段文字的出处和作者:(2)指出这段文字的行文特点:第二部分(7~24题48分)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7~9题。(6分)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7.指出这首诗的题目和作者:、。(2分)8.三四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创设出了怎样的意境?(2分)答:9.第四句中的“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答:二、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回答10~14题。(12分)(一)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
5、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二)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①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②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
6、行焉。(选自陈寿《三国志》)注:①智意:知识和判断能力。②太祖:曹操,曹冲之父。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自为其名()(2)邑人奇之()(3)欲知其斤重()(4)则校之可知矣()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译文:(2)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译文:12.文(一)中,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2分)答:13.文(二)从正、侧两方面写了曹冲年幼却聪明过人的特点,请具体指出。(2分)答:14.你认为世上有方仲永和曹冲这样的神童吗?为什么?(2分)答:三、阅读《带套袖的孙犁先生》一文,回答
7、15~19题。(14分)①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还领我拜会了《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他又问:“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②一九七九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作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百花文艺出 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箐(qìng)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 事。行前已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 ③当年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
8、克明同志陪同,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这座大院如今已经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