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729397
大小:4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3
《方剂学讲义 (3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清热剂 概述 适用范围: 应用注意事项: 病势拒药时,适当使用“反佐”法。 清气分热 白虎汤(《伤寒论》) 【组成药物】石膏 知母 炙甘草 粳米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证候】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配伍意义】 方中以入肺胃二经、辛甘大寒之生石膏为君药,功善清解,透热出表,以除阳明气分之热。苦寒质润之知母为臣药,既助石膏清肺胃之热,又可滋阴润燥,救已伤之阴津。石膏与知母相须为用,清热生津,除烦止渴之功益强。粳米、炙甘草共为佐药,益胃生津,并可防止大寒伤中之弊。炙甘草兼以为使,调
2、和诸药。四药相配,共成清热生津之功,使其热清津复,诸症自解。 清营凉血 清营汤(《温病条辨》) 【组成药物】犀角(今用水牛角) 生地黄 麦冬 元参 黄连 银花 连翘 竹叶心 丹参 【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证候】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或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 【配伍意义】 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轻宣透泄,为“透热转气”的代表药物。 【配伍特点】 清营解毒为主,配以养阴生津,透热转气。 【运用】 辨证要点临床应用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
3、而干,脉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若寸脉大,舌干较甚者,可去黄连,以免苦燥伤阴;若热陷心包而窍闭神昏者,可与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合用以清心开窍;若营热动风而见痉厥抽搐者,可配用紫雪,或酌加羚羊角、钩藤、地龙以息风止痉;若兼热痰,可加竹沥、天竺黄、川贝母之属,清热涤痰;营热多系出气分传入,如气分热邪犹盛,可重用银花、连翘、黄连,或更加石膏、知母,及大青叶、板蓝根、贯众之属,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使用注意使用本方应注意舌诊,原著说:“舌白滑者,不可与也”,并在该条自注中说“舌白滑,不惟热重,湿亦重矣,湿重忌柔润药”,以防滋腻而助湿留邪。 犀角
4、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药物】犀角(今用水牛角) 生地黄 芍药 牡丹皮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证候】热入血分证。 热扰心神,身热谵语,舌绛起刺,脉细数。 热伤血络,斑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红绛,脉数。 蓄血瘀热,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配伍意义】 方用苦咸寒之犀角(水牛角代)为君药,凉血清心而解热毒,使火平热降,毒解血宁。以甘苦寒之生地为臣药,凉血滋阴生津,一以助犀角(水牛角代)清热凉血,并能止血;一以复已失之阴血。用苦微寒之赤芍与辛苦微寒之丹皮共为佐药,清热凉血,活
5、血散瘀,可收化斑之功。四药相配,清热之中兼以养阴,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之虑;凉血之中兼以散瘀,使血止而无留瘀之弊,共成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剂。 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组成药物】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证候】三焦火毒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或身热下利,或湿热黄疸;或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配伍意义】 方中以大苦大寒之黄连泻心火为君药,并且兼泻中焦之火。黄芩清肺火,泻上焦之火热,为臣药。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通泻三
6、焦之火,导热下行,引邪热从小便而出,共为佐药。四药合用,苦寒直折,可使三焦之火邪祛而热毒解,诸症可愈。 【配伍特点】 集苦寒之芩、连、柏、栀于一方,直折火热。 【运用】 辨证要点本方为苦寒直折,清热解毒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大热烦躁,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便秘者,加大黄以泻下焦实热;吐血、衄血、发斑者,酌加玄参、生地、丹皮以清热凉血;发黄者,加茵陈、大黄,以清热祛湿退黄;疔疮肿毒者,加蒲公英、银花、连翘,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使用注意本方为大苦大寒之剂,久服或过量易伤脾胃,非火盛者不宜使用。 仙方活命
7、饮(《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药物】金银花 防风 白芷 赤芍 生归尾 天花粉 贝母 乳香 没药 皂角刺 穿山甲 陈皮(酒)甘草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证候】阳证痈疡肿毒初起。红肿焮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 【配伍意义】 方以金银花清热解毒疗疮,重用为君。 防风、白芷疏散外邪,使热毒从外透解; 贝母、花粉清热散结; 山甲、皂刺通经、溃坚、透脓共为臣。 《医宗金鉴》誉本方为“疮痈之圣药,外科之首方”。适用于一切阳证肿毒而体质壮实者以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使用依据。已溃非宜,阴证忌用。 清脏
8、腑热 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药物】生地黄 木通 生甘草 竹叶 【功用】清心利水养阴。 【主治证候】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