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724819
大小:2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3
《当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分析与对策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分析与对策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历程,主要有四条基本经验:一是中学生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培养人才提供了思想保证和育人环境,中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精神动力和舆论氛围。如果说“育人”是学校的“骨”和“筋”,那么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就是“气”和“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素质教育,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二是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虚事实抓,虚功实做,软件硬抓,“软硬兼施”,才能发挥最大效益,思想道德教育实践证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把目标、内容、制度和载体由虚变实,体制、队伍、机制和投入由软变
2、硬,才能真正做到软任务硬化,软意识强化,软指标量化,把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三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是教学生做人。在思想教育上,要坚持灌输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道德教育上,要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在校风建设上,要突出环境育人和校园文化、思想教育的功能。四是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树立大局意识,提高宏观含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置身于日益丰富和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放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背景下考察,在社会急剧变革转型的大环境中分析。一、当代中学生思想发展的轨迹当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道德
3、情感等和二十年前中学生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纵观二十年中学生思想发展轨迹,其成长历程是不平静的。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西方思潮也侵蚀到中学校园,以“唯我主义”为核心的西方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冲击着中学生心灵。什么是人生的价值?人的本质是不是自私的?引发了不少人的困惑和迷茫。一些学生把“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和“英雄是自己成为英雄,懦夫是自己成为懦夫”当作人生哲学的格言。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价值与集体作用的撞击中,陷入了以“我”为中心的误区。八十年代中末期,经受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冲击,受西方所谓“民主”、“自由”等诱
4、惑,思想上,动摇了对党和社会主义信念;行动上,违犯校纪校规;学习上,动摇了积极进取的决心。九十年代经受了经济大潮冲击,利益机制和驱动,物质文化消费的诱惑,社会分配不公,以及不良社会现象的耳濡目染等,使学生价值观发生了较大变化,趋向功利、实惠、个人眼前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过程中,在社会变革转型的宏观背景下,当代中学生在变化中思考,在变化中选择,在变化中寻求。甚至又在思考、选择、寻求中变化。有理想、有追求、守纪律、爱学习是中学生的主体形象。主流积极健康向上,支流问题不容忽视;思想情绪稳定活跃,很多问题表现出矛盾心态;静
5、态观察比较乐观,动态分析有些问题令人忧虑;表面上趋于平静,深层次陷入矛盾。自我意识强,成才意识弱;参与意识强,集体观念弱,社会公德弱;心理素质弱;对中学生守则认同,对校纪校规认同,但日常行为对己要求不严。政治观念上,呈认同、乐观、上进态势,正确观念正逐步形成;在热点问题上,多关注,少思考,分辨能力弱,从众心理强,主体意识弱;在成才意识上,有求知求新欲望,但缺乏整体素质提高的动力和毅力;在价值取向上,注重自我,注重功利,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总之,当代中学生思想活跃,价值取向多样务实,崇尚个性独立,关注个人发展,注重人际交往。二
6、、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存在的问题当代中学生思想观念、心态状况存在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中心:以自我成才为中心。应当看到中学生中刻苦学习,奋力拼搏、立志成才的学生大有人在,但少数学生的成才动机与国家振兴、社会的发展联系不多,主导思想是自我价值与自我奋斗,与未来所需“四有”人才要求有较大差距。两个压力:学习、经济的压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用人制度的改革,就业市场的竞争,学生注重自我完善,求知欲旺盛。对市场经济竞争所需的新知识、新技能反映出浓厚的兴趣。但会考、升学的竞争成为学生的第一个压力。由于社会经济紧缩,农业
7、增产减收,学校出现了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0%左右,其中特困生占5%左右。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脆弱,难以支撑学生完成学业。另一方面,随着学生独立人格的逐步形成,经济来源又不得不依靠父母而不能独立,形成了人格要求独立和经济不能独立的矛盾,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三个矛盾:一是学校教育、家庭、社会教育的差异,甚至严重脱节,导致学生产生双重人格。校内校外两个样,在学校是优秀学生,在家里不是好孩子,在社会上不是好公民。如:在校热爱劳动,在家不愿做家务;在校争做好人好事,走出校门不遵守社会公德,公共场所不守秩序等。学生的双重人
8、格反映了学生矛盾的心理。缺乏社会、学校、家庭统一合作有效的教育机制。未成年人的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关注。目前虽然通过各种努力,学校在争取家庭、社会各种力量的支持,如家长学校、家校联系制度、学校教育开放日、跟各相关部门单位进行共建协作。但是还缺乏有效的运作机制,家庭在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上与学校的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