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707919
大小:17.7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3
《感动中国xx观后感作文300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生会的老师就像这个大家庭里的家长,他(她)们慈爱而又严厉,老师们教会我们做人,教会我们学习,教会我们工作。老师对我们的关心与疼爱我们始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感动中国XX观后感作文300字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由新闻中心社会专题部活动直播组承办,每年元宵节前后推出,已经连续举办多年。感动中国XX观后感作文300字,为大家推荐。感动中国XX观后感作文300字一: 今年,是感动中国举办的第十五年。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主创者们的初衷与坚持。 一段拍摄于15年前的视频中,两位小朋友正在为即将进行的颁奖仪式反
2、复排练。他们一副“小大人”的模样,逗笑了节目组的工作人员,于是他打开摄像机,留住了这普通又珍贵的片段。在晚会上,正是他俩将奖杯交在了大学教授、篮球明星、集团总裁、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的手里。让小孩子为大成就者颁奖,《感动中国》开创了颁奖典礼走下神坛、走向百姓的先河。 感动中国主持人白岩松:很多人特别惊讶的是,感动中国这样一个节目居然颁奖,不是领导不是名人,而是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一转眼15年前颁奖的这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大学毕业了。 15年间,不止小朋友脱胎换骨。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今年的《感动中国》,多处加入了最先进的虚
3、拟技术。虚实结合,视觉效果更加震撼。然而,舞台上最重要的元素始终未变。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间,我已在学生会工作了一年。这其中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然而这就是生活,过于平淡倒显得无味,酸甜苦辣俱全方能体现出人生的多彩,方能值得回味,方能使人进步!学生会的老师就像这个大家庭里的家长,他(她)们慈爱而又严厉,老师们教会我们做人,教会我们学习,教会我们工作。老师对我们的关心与疼爱我们始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感动中国的总导演何昊:舞台当中的那个丰碑,实际上是一块屏幕,那个屏幕大概有九米高,尤其是那红绸落下来那一刹那,大家印象都很深刻。我
4、们做一个符号,把它保留下来,什么后面都可以变化,但是它永远是没有变化。 这颗宛如红绸飘动的心,是感动中国的符号。它既是舞台上为英雄树立的丰碑,也是当选者手中挥舞的奖杯。15年前,设计者孙伟这样解释自己灵感的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孙伟:在我脑海里,感动,就像陕北的大秧歌,腰鼓,那些黄土中飘舞的彩带,红绸带。用这种绸子在飘的过程中旋转转出心一样,又有一种整体节奏感,又有激越的情绪,这就是我理解的感动。感动中国XX观后感作文300字二: 看了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
5、,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在XX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有十个,有……;有……;有……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 讲述人物事迹…… 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今年还有每个人7个字评价):…… 是他(她)让我感受到了……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间,我已在学生会工作了一年。这其中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然而这就是生活,过于平淡倒显得无味,酸甜苦辣俱全方能体现出人生的多彩,方能值得回味,方能使人进步!学生会的老师就像这个大家庭里的家长,他(她)们慈爱而又严厉,老师们教会
6、我们做人,教会我们学习,教会我们工作。老师对我们的关心与疼爱我们始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感动中国XX观后感作文300字三: 今天晚上吃完饭后,我与家人一同观
7、看了XX年《感动中国》颁奖典礼,里面的人物和故事令我感动不已。有被称为“氢弹之父”的于敏老先生;有在贵州山区支教十年的朱敏才、孙丽娜夫妇;还有好心人”炎黄“张纪清老爷爷;有与儿子同桌16年的陪读母亲······这些故事湿润了我的眼眶,也让我感受到了美德的力量。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间,我已在学生会工作了一年。这其中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然而这就是生活,过于平淡倒显得无味,酸甜苦辣俱全方能体现出人生的多彩,方能值得回味,方能使人进步!学生会的老师就像这个大家庭里的家长,他(她)们慈爱而又严厉,老师们教会我们做人,教会我们学习,教会我
8、们工作。老师对我们的关心与疼爱我们始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而我印象最深的是不怕艰苦,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夫妇。10年前,他们放弃了在北京的安逸生活,选择来到贵州偏远山区支教,他们将义务支教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完成的梦,1965年朱敏才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