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707575
大小:961.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13
《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专题十五生物技术实践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十五生物技术实践 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2.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3.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4.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5.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 6.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1.关于微生物培养及传统发酵技术的3个误区(1)误认为微生物培养基中都需有机碳源、氮源。自养微生物培养不需有机碳源,固氮菌的培养基中不需加氮源。(2)误认为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和亚硝酸盐的含量都是先增加后减少。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含量是先增加后保持稳定。(3)误认为果酒、果醋制作过程中都需要无氧条件。果醋制作过程中,
2、利用醋酸菌的有氧呼吸,因此需要有氧条件。2.关于某种微生物数量测定时应注意的问题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微生物时,要求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解题时易出现以下误解:(1)只得到1个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不符合实验的重复原则,易受到偶发因素的影响。(2)得到3个或3个以上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也不一定正确,这可能有两种情况:①不同平板间差异较大,如得到3个平板,菌落数分别为230、34、240,虽然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这也是不正确的,因为“34”与“230”“240”差异太大,应重新实
3、验找出原因。②不同平板之间差异不大,是符合要求的,用其平均值作为估算的最终结果。3.关于三种生物有效成分提取的2个误区(1)误认为水蒸气蒸馏原理相同,三种蒸馏方法的原料放置位置相同。三种蒸馏方法原料放置位置不同,且蒸馏要适当延长蒸馏时间,温度不能太高。(2)误认为萃取效果与原料处理无关。一般原料颗粒小,萃取温度高,时间长,需提取的物质就易充分溶解,萃取效果更好。考点一 微生物的培养、分离和数量测定与传统发酵技术[学生用书P81] (2016·高考全国卷丙,39)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分离纯化乳酸菌。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
4、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回答下列问题:(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推测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
5、______________。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_________________的菌落作为候选菌。(3)乳酸菌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填“蒸馏水”“甘油”或“碳酸钙”)。【解析】 (1)分离纯化乳酸菌过程中,需要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乳酸菌并得到单菌落。由于泡菜滤液中菌的浓度高,直接培养很难分离得到单菌落,故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无菌水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2)由于乳酸菌代谢产生的乳酸可以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形成透明圈,故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可用于鉴别乳酸菌,同时碳酸钙也可以中和乳酸菌产
6、生的乳酸。(3)乳酸菌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甘油,加甘油是为了避免水结冰产生冰晶损伤细胞。【答案】 (1)无菌水 泡菜滤液中菌的浓度高,直接培养很难分离得到单菌落(2)鉴别乳酸菌 中和产生的乳酸(或酸) 具有透明圈(3)甘油1.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1)纤维素酶的成分及其作用纤维素纤维二糖葡萄糖(2)选择微生物接种方法的原则①纯化微生物: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均可。②计数微生物:只能选择稀释涂布平板法。(3)筛选微生物的2种选择培养基①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选择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②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选择培养
7、纤维素分解菌。(4)鉴别微生物的两种鉴别培养基①添加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使该培养基变红。②含有纤维素、刚果红的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周围存在不变红色的透明圈。2.微生物数量的测定(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①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②方法:用计数板计数。③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②计算公式:
8、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③操作: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