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673327
大小:3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12
《真实盈余管理研究报告综述与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综述与展望【摘要】目前绝大多数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都着眼于应计项目操控,而少有针对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与实务界倾向操控真实活动实现盈余管理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鉴于此,文章就真实盈余管理这一领域的国内外文献研究内容进行分类梳理,以期能对国内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真实盈余管理;文献比较;研究综述一、引言盈余分为应计项目和经营现金流量。目前绝大部分盈余管理研究着眼于应计项目操控,并成为当前研究的主流。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由于会计规范的限制和监管机构的监控,应计项目操控并不是盈余管理的首要方式,公司倾向于操控真实活动实现盈余管理。近年来,真实盈余管
2、理问题虽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但相关文献依然较少。因此,笔者就真实盈余管理这一领域的国内外文献研究做一梳理,以期能对国内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有所裨益。二、真实盈余管理概述关于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schipper(1989)最先把真实活动操控纳入盈余管理研究,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有目的地干预财务报告而获取私有收益的行为,而真实盈余管理能通过适时性的财务决策来改变财务报告盈余,因此也是盈余管理的范畴。roychowdhury(2006)认为真实盈余管理是由于管理层试图误导股东相信公司通过正常经营活动达到了既定财务目标,利用异常经营情况的真实经营活动来操控利润的行为。基于roychowdhur
3、y(2006)的观点,zhao,y.et-..al.(2011)提出真实盈余管理就是为实现短期盈利目标而进行的偏离正常经营活动的行为。结合以上学者的研究,可以认为真实盈余管理是通过构造真实具体交易并控制交易时间来实现盈余管理的行为。通常情况下,它同时影响经营现金流量和当期盈余,也可能影响应计项目;它不增加公司价值,甚至会损害公司长期业绩,减少公司价值。三、国内外文献研究内容分析(一)国外文献研究评述对国外真实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的内容进行分类对比后,将主要的研究内容列示如表1,通过对比能够发现研究内容的转变。由表1可以看出,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内容集中于经济后果影响,近年侧重不同背景下(如股权再
4、融资、收购保护)的真实盈余管理;同时,考虑规范会计准则、提升审计质量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针对真实盈余管理手段,早期文献已有所建树,但roychowdhury(2006)提出经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计量方式后,基本无人对这一研究内容提出异议,均采用roychowdhury(2006)的模型对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进行计量。1.动机与真实盈余管理对真实盈余管理动机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分析公司是否存在真实盈余管理以及公司采用何种方式在何种情况下进行盈余管理。从现有文献来看,对公司基于什么动机进行真实盈余管理一直存有分歧。dechow、sloan(1991)和bensetal.(2002)认为真实盈
5、余管理是一种以股东价值换取管理层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外部市场的监管和控制有助于减少此类行为。bhojraj、libby(2005)却认为真实盈余管理是一种由外部市场压力导致的行为,而不是代理问题的产物。在此基础上,grahametal.(2005)认为由于外部市场压力的存在,真实盈余管理的最主要动机有三个:达到上一年的盈利目标、满足分析家的预测、避免财务报告损失。2.选择倾向与真实盈余管理通常认为公司会选择使用多种盈余管理手段。zang(2006)通过分析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权衡,认为真实盈余管理活动与应计项目操控的成本正相关,真实盈余管理活动与应计项目操控活动负相关,公司为实
6、现盈余目标会优先采用真实盈余管理。grahamet-..al.(2005)同样认为管理层乐于采用真实活动操控来对报告盈余进行管理。公司倾向使用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应计项目操控比真实盈余管理更易引起注册会计师和相关监管部门的关注。其次,仅靠在期末操控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具有风险,因为无法在会计期末进行真实盈余管理。3.监管、控制与真实盈余管理外部监管和会计准则的强化使公司利用应计项目操控盈余的空间缩小、成本提高,公司不得不转向更隐蔽更不易被外界发现的真实盈余管理。ewert、wagenhofer(2005)通过模型分析认为,当公司利用会计政策操控盈余的灵活性降低
7、后,公司转而采用真实盈余管理。cohenetal.(2008)进一步证实其结论,萨班斯法案使公司操控应计项目面临更严峻的外部监管和审查,而操控真实活动的风险较低,不易引起审计人员和外部监管的关注,公司更愿采用操控真实活动达到盈余目标。从审计角度出发,kimetal.(2010)认为审计人员无法基于正确披露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而给予非标准审计意见,因此公司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意愿更强。chi,w.etal.(2011)发现审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