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单位犯罪刑事责任

论单位犯罪刑事责任

ID:28669394

大小:4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12

论单位犯罪刑事责任_第1页
论单位犯罪刑事责任_第2页
论单位犯罪刑事责任_第3页
论单位犯罪刑事责任_第4页
论单位犯罪刑事责任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内容提要」我国刑法的通说将“经单位集体讨论或单位负责人决定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作为单位犯罪的核心要件。但是,这种理解具有难以划清单位代表或机关成员的犯罪和单位自身犯罪之间的界限、扩大或缩小单位负刑事责任的范围、不符合现实社会中的单位犯罪的实际情况、无法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现代企业等弊端。在追究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时,应从追究单位自身固有的责任角度出发,除关注单位集体决定和单位负责人的决定之外,还应考虑单位的目标、业务范围、规章制度、防范措施等单位自身制度方面的情况。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单位的真实意志,正确地认定和处理现实中所发生的单位犯罪。「英文摘要」InChina,th

2、ecorporatecrime,generally,referstoaharmfulcommitmentthatisdeterminedandcarriedoutbytheboardofdirectorsorleadersofthecorporation.Itisdifficult,however,todifferthisconcept,corporatecrime,fromthatofemployee‘scrime.Furthermore,thisdefinitioncanneitherindicatetherangeofcorporatecrimes,norreflectthecurre

3、ntsituationofthiscommitment.Inaddition,thisconceptalsocannotbeusedtodescribethecharacteristicsofcorporationinthemodernsociety.Thispapersuggeststhatapartfromtheboardofdirectorsorleaderofthecorporation,whenweconsiderthelegalresponsibilitiesofcorporatecrime,wealsomusttaketheotherelementsintoouraccount

4、,i.e.,thepolicy,ruleandaimsofthecorporation.「关键词」单位犯罪/单位意志/刑事责任Corporatecrime/Corporatewill/Criminalliability「正文」中图分类号:DF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307(2001)04-0065-(8).---在单位犯罪的研究中,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本质,即单位到底是因为自己固有的原因而承担刑事责任还是对其组成人员的犯罪行为负连带责任的问题,历来是单位犯罪研究中的难题。在坚持后一种见解的场合,通常主张应以单位组成人员为中介来追究单位刑事责任;而在坚持前一种见解的场合,便主

5、张不应以单位内自然人行为人为中介而应根据单位自身特征直接追究单位刑事责任。[1]在我国,虽然刑法理论上主张单位犯罪是单位自身的犯罪,单位的刑事责任也当然是单位自身的刑事责任,但是,就目前一般所主张的单位犯罪的概念来看,仍然是以单位内自然人行为人为中介来追究单位刑事责任的。现行刑法虽然明确否定了以前的多个刑法草案以及学术界多数人所主张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单位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犯罪的,是单位犯罪”的主张,而代之以“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现行刑法第30条),但是,从目前

6、我国刑法理论界的探讨及司法实践的实际操作来看,仍然是以“经单位集体讨论或单位负责人决定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作为单位犯罪的核心要件的(注:另外,虽然通说根据刑法第30条的规定,认为所谓单位犯罪,是指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但是,在单位犯罪特征的分析上,仍然认为,这种犯罪是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员决定,并由直接责任人员实施的。以上情况,参见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上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193-194页。)。[2](P177)[3]笔者认为,这种仅将经单位集体决定或负责人决定实施的犯罪作为单位自身犯罪,并以此为基

7、础追究单位刑事责任的见解不符合现代社会中单位犯罪的实际情况,也没有概括出我国刑法分则中所规定的单位犯罪类型的全部情况;相反地,应当从实际出发,结合单位自身的业务范围、组织结构、规则制度等客观特征来考虑单位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问题。以下从这一角度出发,谈谈笔者自己的看法。一、通行的单位犯罪刑事责任认定标准的弊端我们认为,以单位组成人员的自然人(包括单位代表或机关成员)的行为和意志为基础来判断单位犯罪并追究其刑事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